
今天,我们来谈论三组故事,它们虽然情节相似,但立意却各不相同。其中就包括汤米·温格尔对莫里斯·桑达克的反叛。
在汤米·温格尔的《季拉妲和食人怪》中,描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季拉妲与食人怪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于1967年在纽约出版,而后在各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季拉妲和食人怪》在汤米·温格尔的众多作品中,正如他更广为人知的《三个强盗》一样,展现了一种通过小女孩的纯真善良改变的故事。正如汤米·温格尔所言,世界上存在,但可以转化为善良。
但在《季拉妲和食人怪》的故事结尾,引起了众多家长的不满。长大的季拉妲与食人怪结婚后,生下了几个孩子。绘本的最后一页描绘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场景,但食人怪背后的形象似乎在暗示其未曾改变食人的习性。
与此另一部作品《小食人怪的午餐》则对《季拉妲和食人怪》进行了回应。在这本书中,小食人怪捕捉猎物的方式更为机智。虽然她有着传统的食人怪身份,但她并不具备强大的体力优势。她通过制作笼子陷阱来捕捉猎物,并成功捕获了一个人类小男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食人怪开始抑制自己的食欲,甚至对这个猎物产生了情感。故事的长大的小男孩仍然记得食人怪并回到森林与她结婚。这个故事更多地展现了情感与陪伴的重要性,而非简单的力量对比。
说到力量对比,《季拉妲和食人怪》的故事开始于力量极端不平衡的情境。季拉妲看似主动的选择实际上在读者眼中显得毫无选择余地。而在《小食人怪的午餐》中,这种力量对比被淡化,更多地展现了情感的力量和情感的复杂性。这种微妙的转变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和深入。
除了上述作品外,《皮埃尔》是莫里斯·桑达克独立创作的另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一个顽固的“坏小孩”。皮埃尔的口头禅是“我不在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坚持这一立场。故事最后以皮埃尔学会说“我在乎”为结局。这部作品展现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和对自我认知的转变。
而在另一部作品《臭㞎㞎》中,丝特凡妮·布莱克则创作了一只小兔子西蒙的形象。西蒙的口头禅是“臭㞎㞎”,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这样说。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桑达克作品的致敬和创新。《臭㞎㖎》虽然受到了一些质疑和争议,但最终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这也证明了绘本的价值并非在于解决问题,而是创造一种幽默和虚构的世界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季拉妲和食人怪》、《小食人怪的午餐》、《皮埃尔》和《臭㞎㖎》等作品都是童书创作中的佳作。它们展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立意背后的创作思考以及对先前作品的致敬与反叛。这些作品不仅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知识同时也引发了家长们的思考和反思成为家庭共同阅读的良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