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是您需要重点掌握的要点,请认真记忆。
1. 蜡烛是由蜡和芯线所组成的。
2. 石蜡的密度通常比水小。
3. 蜡烛呈现固态形态,硬度适中,在室温下并不易溶解。
4. 火焰可分为三层,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是最热的部分,内焰是最亮的,而焰心则炭化程度最大。
5. 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6. 当蜡烛熄灭时,会伴有轻微的烟雾现象,并产生一些烟雾。这些烟雾主要由燃烧产生的气体和微粒组成。
7. 若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有几率能使蜡烛重新点燃。这白烟主要是蜡烛蒸汽的凝结物。
8. 烟与雾存在差异。烟为固体或液体微粒的集,而雾则是微小液滴的集。
9. 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短暂停留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的炭化情况。此现象显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
10.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蜡烛 -> 热量 + 水蒸气 + 二氧化碳。
11. 为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可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烧杯有水珠形成,则证明有水生成。
12. 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同样使用一个烧杯但需加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13. 使用烧杯罩住火焰时需注意不要过深,否则会因缺氧而导致燃烧不完全。
14. 火焰上方的黑烟是由蜡烛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碳黑。
15.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还含有微量其他气体如氩气等。
16. 为验证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差异,可分别将小木条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虽然可能没有明显现象,但通过木条的燃烧情况可以间接推断出氧气含量的差异。
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17. 验证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差异的实验中,可向两份样品中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若观察到其中一份中石灰水反应更明显,则说明该份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
18. 验证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后与另一块进行对比。观察到的现象是哈气后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结论: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明显较高。
19. 在进行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时使用的仪器是集气瓶和适当大小的玻璃盖(如漏斗)。其收集方法叫做倾倒法。
20. 集气瓶可应用于实验操作、物质的贮存和部分反应等场景。它可以有效隔离和储存少量气体。
21. 使用集气瓶时注意事项:不要将盖紧密封以免损坏密封环;需要与集气瓶的固定设备(如集气瓶支架)配套使用,以确保稳定性;使用毛玻璃片盖在集气瓶上时,需向下放正使密封更严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