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战新将你们是否都已遇见?传言中这两位将领的技能竟能让马老板重新发放薪资,贾大爷再次施展大招。他们的故事我们将在下一期详细展开,而今让我们先来谈谈他们的名字。
对于李傕的名字,你可能看着像读作cuī,但其实发音为jué。傕这个字专用于人名,无他深意。
“汜”字,在汉语中,其意为河中分流的一股水,后又汇入河中。《诗经》中有诗句“江有汜”便是对此的解释。“汜”也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即位于河南省的汜水,它在荥阳附近汇入黄河。更有名的是因这条河流而得名的雄关:汜水关。此字在常规读音中为si,这一点无可置疑。
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与“汜”相似的字——“氾”。这个字实际上是“泛”的异体字,代表着河流泛滥之意。它也是一条河流的名字,位于山东省,被称为氾水。与氾水相关的一个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汉高祖刘邦在氾水河畔登基称帝。既然“氾”是“泛”的异体字,那么它的发音自然是fan。
那么回到郭汜的名字上,他究竟是叫郭si,还是郭fan呢?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了名字的书写问题。在历史文献的传承中,“汜”和“氾”两个字因为相似性高,容易在抄录过程中发生混淆。要确定究竟是哪个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看当时人的书写记录。三国魏晋时期的文献资料我们如今难以见到。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幸运的是,唐朝时期有一名叫何超的人为《晋书》撰写了注释材料《晋书音义》。这本书为《晋书》中的生僻字注音,其中就为李傕和郭汜两人的名字注了音。在这里明确指出:“郭阿多的名字应该是‘郭氾’,读作‘泛’。”这说明在唐朝时期及以前,郭汜实际上是被称为郭氾的。
而自唐朝以后,这两个字便被混淆了。从宋朝开始,“郭汜”的称呼便流行开来,但发音多为si。然而南宋学者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时提到:“傕古音岳翻,而‘汜’字发音亦近似‘祀’,但也有人读作‘fan’。”这表明了即使是在宋朝,“汜”和“氾”的混淆和不同读音的问题已经存在了。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历史传抄过程中,“郭汜”之名存在混淆和误读的情况。其真正的名字和读音可能应为“郭氾”,读作“fan”。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抄的错误,“郭汜”之名便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流传至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