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天一学院深度执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资助体系。这一体系不断创新手段与方式,确保资助育人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这一理念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院加强了协同联动,集中力量开展资助工作。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把资助育人置于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学校优化了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院系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由资助、学校资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相结合的立体化资助网络。全面落实了资助,加强了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完善了分层分类的培训机制,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学院还建立了“学工在线”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高效管理。
在服务学生方面,学院加强了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困难。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学生传达资助,并指导学生办理助学。学院还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丰富了资助项目,并建立了学生信息资源平台,优化了资助管理。
在思想引领方面,学院统一了,将工作的重心从单纯的“资助”转向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了工作人员观念的转变,使他们更加重视资助文件的学习和工作流程的掌握。学院还培训了一批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资助工作中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院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为重点,打造了发展型资助体系。通过设置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提升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以邓燕、邵蓬勃和强永山等同学为例,他们通过学校的各种资助方式,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还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他们表示,学校的资助平台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他们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对于学院而言,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资助体系。学院将继续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积极探索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创新资助方式。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加强资助育人工作,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成效,提升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