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在搭乘地铁十号线时,对“劲松”站的拼音标注产生了疑惑。他们发现,在地铁线路图上,该站名的汉语拼音标注为“jing song”。这一发现让许多市民产生了疑问:一直以来口口声声叫着的“jìn sōng”难道是错误的吗?究竟应该念作“jìn”还是“jìng”?
在地铁十号线车厢内,当列车接近劲松站时,乘客们注意到站名上方线路图上的新标签,上面明确标注着“劲松jing song”。车站广播中也传来了“即将到达劲松站”的提示音,其中“劲松”的发音也是“jìng sōng”。
市民李先生对此表示了困惑。他表示:“我从小到大以及我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们都一直称此地为‘jìn sōng’。而现在地铁标识牌上为何写着‘jing song’?它的正确读音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市民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地铁劲松站读音的争论不绝于耳。有市民坚持认为应读“jìn”,表示这是北京人的习惯发音;也有人认为“jing”可能是某个地区的方言标注。还有市民引用了《新华字典》中关于“劲”字多音字的解释,认为民间读音可能存在偏差,而地铁按照官方标准标注,没有错。
针对此问题,本报咨询了北京地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解释说,关于“劲松”站的拼音标注是没有问题的,确实为“jing song”。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赵雅丽进一步解释了“劲”字的多个读音。她表示,在“jìng”的发音下,“劲”意为强劲有力,如枝干强劲、遒劲等;而在“jìn”的发音下,其意为力气、力量、精神等。从字义上看,“劲松”更应读作“jìng sōng”。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则从语言使用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表示,这个问题体现了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在书面语中,为了准确性,“劲松”注音为“jìng sōng”;而在口头语中,则更注重习惯性发音,因此有了“jìn sōng”的读法。这种习惯性发音是北京人长期形成的,是土话特色的一部分。
(新标题:地铁“劲松站”站名读音争议)
这个关于地铁劲松站站名读音的争议,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但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官方和专家的解读来为大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