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制造一些神祇来抵御鬼怪的侵扰,其中“鬼王”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而在众多“鬼王”之中,钟馗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位。
据传,钟馗出生于隋朝末年,陕西终南县人。钟馗面容奇特,头如豹子,眼如环,铁面虬髯,显得尤为不同寻常。唐朝武德年间,钟馗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然而由于其异常的相貌,未能获得状元。他心生愤怒,最终在皇宫的台阶上头撞自尽。时光流转至唐玄宗的天宝年间,一次皇帝因脾病久治无效而身体愈发虚弱。某夜,唐玄宗梦见一位高大威猛的男子,捉住一只,将其眼珠挖出并吞噬。这位男子告诉皇帝自己名为“钟馗”,并称其为“殿试未中进士”。皇帝醒来后,神奇地发现病症消失。唐玄宗惊叹不已,便命令画家吴道子依照钟馗捉鬼的梦境绘制了一幅画,并将其挂在宫中以驱除邪祟。从此,钟馗以“鬼王”之名流传千古,声誉逐渐传遍大江南北。
捉鬼的传说并非始于唐朝。在西汉时期,民间便流传着有关捉鬼的故事,其中的主角不是钟馗,而是神荼和郁垒这两位兄弟。
传说在商朝末年,周朝初期,东海有一座名为度朔山的奇丽山脉。山中生长着一棵横跨三千里的古老桃树,而树的一端弯曲至地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大门。这座山上栖息着许多妖魔鬼怪,它们想要外出时,必须经过这扇大门,而守卫这扇门的正是神荼和郁垒两兄弟。两人外貌相似,黑髯虬须,眉毛耸立,头顶长角,手持桃木剑与芦苇绳,神情凶猛。夜幕降临时,如果有鬼怪,他们便会迅速出击,将其捆绑,然后送去喂食猛虎。正因如此,鬼魂们都对神荼、郁垒心生畏惧。随着声名渐传,两兄弟的形象最终被人们绘制出来,挂在家门之上,作为防鬼的护符。这一传承,成为了历史上最早的门神传说之一。
尽管神荼和郁垒的威名赫赫,但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位捉鬼的传奇人物——尺郭。根据《神异经·东南荒经》记载,尺郭是一位捉鬼高手,身高七丈,腰围亦为七丈,体型奇特,似正方形。他头戴雄鸡,腰间盘绕着一条赤蛇,外貌显得非常骇人听闻。尺郭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白天他能吞下三千只鬼,晚上再吃三百只。以如此恐怖的食量,显然天下的鬼魂难以满足他的胃口。且不提他的食量,尺郭吃鬼的方式也格外独特,他从不咀嚼,而是直接将鬼魂吞下肚中。凭借着那七丈的腰围,他才能消化下如此庞大的“餐点”。关于尺郭的背景,因史料匮乏,至今无人得知其具体的身世,只知道他来自东南地区。
在众多捉鬼能手中,神荼、郁垒与尺郭皆有着强大的威慑力,他们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堪称巅峰,但时至今日,他们的名字却不如钟馗那般家喻户晓。正因唐玄宗的亲历与画作的流传,钟馗一跃成为了“鬼王”的代名词,至今仍为世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