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细节测试是什么

2025-04-2709:20:57知识经验0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与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在审计工作中,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都离不开审计抽样的三个主要阶段:样本设计、样本选取以及样本结果的评价。

在样本设计阶段,控制测试的重点在于明确何为偏差,而细节测试则注重确定错报的定义。偏差可能源于程序不完整,例如缺少某人的签字或遗漏必要步骤,尽管金额可能无误,但流程上的不完整仍需引起注意。而错报则直接关联到金额不准确,属于实质性的错误。

于控制测试中,还需精准界定测试的时间范围。由于通常在中期对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测,对于剩余期间的交易处理,存在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将测试范围扩展至整个剩余期间,通过预估期间的交易量来确定需抽取的样本编号。在期中初步测试后,期末时将期中测试后的编号对应的单据抽出,但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估或低估的情况。若高估则以其他交易进行替代,若低估则将剩余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再次进行抽样。

至于样本选取阶段,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控制测试中,可选用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或是随意选样等方法;而细节测试则提供了货币单元抽样和传统变量抽样两种选择。确定样本规模也是该阶段的关键任务。控制测试需考虑的因素包括可信赖的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预计总体偏差率、总体规模及其他相关因素。而细节测试则需要考虑误受风险、可容忍错报、总体错报、总体规模及变异性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考试中常会出现概念混淆的题目,例如询问在控制测试确定样本规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若选项现与细节测试相关的因素,如可容忍错报,则应避免选择,因为这是细节测试中考虑的因素。

最后来到评价样本结果阶段。控制测试会先计算样本偏差率,以此作为总体偏差率的参考,但还需考虑抽样风险,通过公式计算出总体偏差率上限,并与可容忍偏差率进行比较。而细节测试的过程更为复杂,需先计算出推断错报,再在考虑抽样风险的情况下得出总体错报上限。与控制测试不同的是,若总体错报上限小于可接受错报水平,那么便可认为总体是可接受的。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