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难追的上一句是什么_一言九鼎,驷马难追

2024-11-1000:36:28百科知识19

成语解析:驷马难追

拼音:sìmǎ nán zhuī

释义:一旦说出的话,就像四匹马拉的车一样,无法追赶回来。意思是说话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收回,必须兑现承诺,言出必行。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近义词:驷不及舌、覆水难收、一言九鼎

反义词:言而无信、蜗行牛步

例句:男人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说话一定要算数,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成语故事

在公元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南)起兵,虽然他雄心勃勃,但却清楚自己当时的力量还远远不足。他决定向辽国寻求援助。辽国当时正值全盛时期,由契丹贵族建立的辽朝已经迅速崛起,强大无比。

于是,石敬瑭命令自己的谋士桑维翰草拟了一份表文,向辽主耶律德光表示忠诚,其援兵。表文中,他承诺,若辽国能够帮助他打败李从珂,他愿意割地求和,甘愿以父子的礼仪来表示自己的臣服。耶律德光看到石敬瑭的求援,十分高兴,于是决定亲自率领五万骑兵,与石敬瑭汇合于太原北门外的柳林。在这个过程中,石敬瑭被册立为后晋的皇帝,这一事件也让他获得了“晋高祖”这一历史称号。

当时年约四十五岁的石敬瑭,穿上了辽国的服装,亲自出城拜见了年仅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正式宣誓两国的君臣关系。这一幕历史场景被后人称为“石敬瑭拜父”,也因此他被戏称为“儿皇帝”。

石敬瑭的并不持久。公元942年,他因病去世。由于石敬瑭与李氏所生的唯一儿子石重睿年幼,后宫决定由石敬瑭的侄子、同时也被石敬瑭收养为儿子的齐王石重贵继位。新皇帝石重贵即位后,被称为后晋的出帝。为了确保的稳定,李太后被尊为皇太后,但因她与石重贵为叔侄关系,她不再干涉的事务。

石重贵即位后,开始向辽国表示臣服的姿态,但在实际行动上,他拒绝了辽主耶律德光的“君臣”关系,仅仅表示亲属关系,这让辽国的者十分不满,感到被轻视。

到了公元946年,耶律德光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发动大规模的南侵,最终一举攻占了小汴京,后晋的全线崩溃。耶律德光发出书信,要求李太后带着石重贵归顺。面对无法抗拒的局面,李太后命令范质帮助起草了降表。

辽主耶律德光阅读降表后,立即下令将李太后和石重贵从皇宫赶出,并将他们在开封府中。李太后在信中表明自己此前所说的“驷马难追”的承诺,恳求耶律德光宽容对待,允许他们母子二人活命,甚至表示,如果可以得到辽国的宽恕,她愿意放弃晋国皇帝的身份。

尽管李太后恳求宽恕,但耶律德光并未立即给予。相反,他将石重贵废除,剥夺了他的帝位,改封为“负义侯”。李太后和石重贵被在封禅寺内,并受到重兵。这个局面一直持续了十一年,直到后晋最终。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