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潞安化工余吾煤业公司,智能化煤矿建设的脚步已经达到了山西省Ⅱ类煤矿中级智能化水平。这一成就于5月10日在智能化矿井评定验收通报会上得到了确认,会场上最终分数的公布引发了热烈的掌声。
从过去的机械化作业到如今的智能采掘,从手工操控到现在的程序自控,余吾煤业公司走过了一条安全、高效、智能的人工发展之路。这条路上,各种转变与进步都体现了公司的创新与实力。
近年来,公司聚焦智能化矿井建设,以智能化建设为抓手,不仅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构建智慧矿山的“最强大脑”,公司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整合“采、掘、机、运、通、瓦斯、顶板”等分散、孤立的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为此,公司以“1+3+N”为智能矿山建设主线,全面建设了以集团为中心的智能化矿井建设标准体系。这一体系融合了通信平台、集控中心、智能管控平台,并建设了N个扩展接入的智能化业务子系统。通过采用数字化、虚拟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公司高度集成了各类智能监控信息,实现了煤炭企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智能决策、统一管控和资源共享。
公司的云数据中心采用华为私有云,实现了计算、存储和通信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得矿井整体算力大幅提升,存储量达到150TB。该中心还支持井上下业务的一键式应用部署和弹性伸缩的应用自动化部署,与集团云数据中心形成了一体化计算中心,为各智能化业务系统提供了强力的基础支撑。
在智能化矿井的建设中,公司共拆分了九大系统为31个智能化项目,包括智能综合管控平台、调度生产指挥大屏模块化机房、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目前,公司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到14处,包括2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12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
在安全培训方面,公司建成了VR智能安全实训基地,通过场景再现,让员工重返现场,亲历,真正触及内心。公司还构建了智能AI视频管理系统,实现了业务系统、工业视频监控以及安防视频监控的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作业安全行为,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随着智能化建设的推进,公司主煤流运输、通风、供电、机电等系统全面实现了无人值守。通过运行数据采集和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预警,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协同运行。
余吾煤业公司的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不仅是煤矿安全生产突出矛盾、实现减人提效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煤矿员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通过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公司实现了“提效+减负”,降低了机电率,提高了原煤产量,减少了工作面的电费,同时也降低了用工人数。
在N2102回风顺槽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公司采用了成套智能设备,实现了掘进系统的智能视距遥控和远程控制。通过工作面大数据分析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采掘工作面实现了全系统智能少人化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