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各种场所人员密度计算

各种场所人员密度计算

我国的人口集中区域主要坐落于经济繁荣的城市或省会城市之中。根据常住人口累计百分比,按照人口密度降序排列,绘制出了一份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图1)。整体观察,东南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的主要区域,而西北地区则相对稀疏。若将视线聚焦于东南地区,尽管该地区普遍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但仍存在一些如云贵高原、大兴安岭、南岭以及大巴山等相对较为稀疏的区域。而在西北地区,则不乏如甘肃东部至西宁一线、宁夏沿黄河地带、呼包榆、天山北坡以及河西走廊等地级单元,这些区域相对较为稠密。这一分布情况与胡焕庸在1935年所描述的人口分布状况大致吻合。

时隔八十五年,的人口分布有了显著变化。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或省级行政中心,其人口集聚程度有了显著提升。这些区域成为了推动东南和西北地区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的主要力量。到了2024年,全国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的22个地级单元全部集中在东南地区。这些区域大多数为经济发达或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其中深圳市以高达8190.34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位居前列。相较之下,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近年济表现相对的东北地区。

至于西北地区,虽然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同样是经济较为发达或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如银川市的人口密度达到415.15人/平方公里。但总体而言,该地区的大部分地方仍保持着较低的人口密度水平。甚至全国人口密度低于5人/平方公里的地级单元,全部集中在了西北地区。

(图1:附图:2023年人口密度分布图)

▲如上图所示,为2023年人口密度分布的详细情况。

总体来看,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与过去相比虽有所变化,但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各种场所人员密度计算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