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肆虐的全球背景下,一场因误解而起的“黑天鹅”事件在商业界上演。
墨西哥的科罗娜啤酒品牌,因与“冠状病毒”名字相近而陷入漩涡。
社交网络上,广告被批评、近四成消费者抵制、股价下滑——科罗娜品牌成为了此次的焦点。
此源于品牌名的误会。“科罗娜(Corona)”这一品牌名与“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英文名相近,这在西班牙语中意指王冠,而王冠的符号也常见于科罗娜啤酒的包装上。
由于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冠状病毒,导致“科罗娜”与“病毒”之间的关联搜索大幅增加。据谷歌趋势显示,自1月26日至2月1日期间,“啤酒病毒”和“科罗娜啤酒病毒”的搜索量激增。
据SEMrush报告和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科罗娜啤酒病毒”搜索量高达4.95万次,“科罗娜病毒啤酒”使用量也有2.22万次。与此“科罗娜啤酒”这个品牌词的搜索量也呈现性增长,从2019年12月的4.95万次飙升至2020年1月的20.1万次,增幅超过406%。
尽管这种相关性被描述为“非常强”,但消费者调查公司Brandwatch发现,其中有大量“跟风玩梗”的成分。一些人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情况下,随大流使用相关词条,甚至大量使用带有大笑表情的emoji符号。
科罗娜啤酒品牌因此遭受了无辜的牵连。品牌在社交网络上的文案若不够小心,便会遭到网友的批评。
就在2月25日,科罗娜在上发布了四款新口味含酒精气泡水的广告,用“马上上岸”来宣传新品上市。这一表述却引发了网友的质疑,他们担心这是否暗示着病毒即将到来。
品牌声誉受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消费意愿也受到了影响。据公关公司5W Public Relations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科罗娜啤酒,甚至有些平时喜欢喝科罗娜的消费者也表示现在不会在公共场合点它。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品牌的营销计划造成了冲击。原本计划斥资数千万美元推广新品的科罗娜母公司Constellation,因市场情绪加剧和美股大盘暴跌,股价也遭受重创。
尽管科罗娜品牌的对外界表示他们同情受病毒影响的人并会持续监测状况,但品牌的形象已然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在公关上妥善应对成为当务之急。
在之下的品牌营销中,保持足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品牌在营销活动中要避免盲目跟风热点,尤其不能拿开玩笑。毕竟,只有在合适的时间点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才能有效地挽回品牌形象。
众多营销专家与业界人士认为,对于科罗娜来说,此时更需要的是等待时机,而非急功近利地推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