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我听闻一位朋友在抱怨他的孩子对手机痴迷,他说:“现在的孩子们究竟怎么了?总是迫不及待地要玩手机,不给就会大吵大闹。”我也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医生,我对电子产品持有一个坚定的态度:不能沉迷其中!
尽管我们做出许多努力,情况却依然没有改变。小宝宝刚学会走路就开始抢夺手机。不给他手机,他就会大声哭闹。但我不会轻言放弃,对于宝宝玩手机这个问题,我坚信一定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那么,是否应该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呢?这是许多家长心中的疑问。毕竟,在信息时代,电子产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们痴迷于电子产品,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的观点是,电子产品只是工具,合理使用是可以的,但过度沉迷就不应该了。
当我发现孩子对手机反应过度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在他面前减少手机的使用。在家时我会用游戏、绘本等方式陪伴他。这些尝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好景不长,当孩子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时,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小朋友们在一起最喜欢玩的就是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一起追逐打闹。由于我家孩子没有看过这些动画片,他在与小朋友的玩耍中难以融入,情绪也变得低落。我逐渐意识到,电子产品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过分沉迷或完全杜绝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阻止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行为,无异于因噎废食。
我认为,家长最应该做的是教孩子如何掌控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控制。制定规则比完全杜绝更重要。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电子产品,所以面对这一挑战,与其盲目制止,不如设定合理的规则。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原则:
首先强调并教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目的不仅限于娱乐。要知道电子产品最初的作用是什么?手机是为了通信,电脑是为了计算……虽然现在功能在不断发展,但基本的功能始终保留至今。我们可以更多地引导孩子利用电子产品进行创作、学习等活动。例如教他们拍照、录制音频和歌曲等。将电子产品视为满足育儿需求的工具,而不是妖魔化它们或直接当作电子保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