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的灵魂无疑就是那些至关重要的仪器设备,因为它们是实验与检测得以进行的基石。它们在实验室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乃是实验的不可或缺的资产。如何将这等重要资产的管理工作做好,让其保持最佳状态,科学的管理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要点。
一、日常仪器设备管理概览
1. 仪器设备的采购
实验室管理人员需根据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向负责人提出申购请求。经负责人审批后,将进行市场调研,对比各家供应商或直接与设备生产厂家联系,选择符合实验技术标准和要求的仪器设备。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需确保所购设备能满足具体实验需求。
2. 设备验收与建档
新购进的仪器设备到货后,管理人员会立即安排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与验收。所有通过验收的设备都会被记录在案,并赋予其唯一标识和编号。每台设备都会建立详尽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履历、申购信息、验收记录、检定(校准)以及维修历史等。
3. 设备状态标识化管理
验收完成后,将对每台设备进行“管理标识”和“状态标识”的设定。这些标识将包含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型号、生产商、管理编号等,以及设备的检定(校准)日期和结果等信息。这些信息将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设备的状态。
4. 设备使用与维护
使用设备前,需在指定记录表上填写使用或维护记录。大型及高价值设备需经管理员授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便携式设备在携带使用前后也需进行登记,并确认设备状态。这有助于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其他管理要点
1. 定期检定与校准
验收合格的设备在使用前需送至有资质的计量院或第三方机构进行检定(校准),以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校准后的设备需进行确认分析,并填写相应的分析确认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明确的标识系统
设备上将贴有明确的标识来显示其检定(校准)状态。这些标识分为三种颜色:绿色表示设备正常可用,表示某些功能虽丧失但主功能仍可使用,红色则表示设备已损坏或检定不合格,需停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采购到使用、从维护到检定,每一步都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科学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为实验和检测提供可靠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