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令人赞叹的初中生创新成果
你是否曾想过,将两个金属片插入水果中,便能激发出电流,为低功耗设备提供动力?这不仅仅是一个想象,而是初中生们的实际创新成果。
在校园内,不同水果的电生与稳定性成为了学生们的研究课题。他们发现,柠檬、梨子、苹果等水果都能产生不同大小的电压。其中,柠檬可产生约2.1V的电压,这一发现为低电压设备提供了新的能源可能性。
在5月30日的新川外国语学校校园内,一场盛大的物理科普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活动不仅将课堂搬到了校园广场上,更是让初中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各种物理现象,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小物件。
甩干机、机器人、水果电池、3D相片制作器、油田抽油机等各式各样的创新小作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有趣的实验不仅打开了孩子们学习物理的“任督二脉”,更激发了他们的分享欲望。
当校长陈旭走进展区,孩子们热情地“推销”起自己的实验作品。其中一位女同学详细解释了“水果电池”的原理,她介绍道:“水果中的酸性液体相当于电解质溶液,当它与金属片发生置换反应时,会产生电荷和电压,形成原电池。”
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欢呼雀跃的氛围。陈旭校长耐心聆听每个孩子的讲解,并给予鼓励。孩子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原理,如刷地机器人利用马达带动棉签转动实现清扫,绘画机器人利用曲轴结构和电机转动绘制曲线等。
为了鼓励孩子们的探索热情,活动还设置了投票环节。学生们积极向过往的同学和老师推介自己的作品,希望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家长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孩子们讲解惯性提水、电流体验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爱上物理,掌握未来
常言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真正让孩子们爱上这些学科,才是学习的关键。
实验和探索是激发孩子求知兴趣的有效途径。新川外国语学校为此给了所有学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很多孩子虽然还没开始学物理,但已经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
学校推出的第一届“知物拾趣”物理科普活动,旨在让更多孩子了解物理、爱上物理。除了物理学科外,学校还经常其他学科的拓展活动,如历史剧表演、英语演讲等,让学生们全面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
七年级的刘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更加期待未来的物理课程。他认为学好物理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帮助其他学科进步。他也表示自己其他学科成绩也很不错,对未来充满信心。
初二的同学表示,这次展出的物理实验大多是小组独立查资料、制作、实验完成的。虽然老师的指导不多,但他们的收获却很多。他们认为学好物理后,不仅能成为学习高手,更能成为生活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