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报对低俗广告的态度及案例
妇女报及相关公号发布信息,对近期出现的广告界露骨文案表示强烈反感。其中提及,椰树集团以“从小喝到大”为广告语,其画面及内容不仅令观众感到不适,还涉嫌虚假宣传丰胸效果,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娃哈哈集团的AD钙奶广告亦因其广告语“从A喝到D”受到争议,这一广告语言被认为是仿效了椰树集团的广告策略,也遭到了社会大众的强烈不满。
这些广告的发布,不仅是对妇女节的,更是对女性尊严的侮辱。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她们所享有的受尊重权受到了严重侵犯。这类低俗营销手段无疑是对道德和法律的挑战。
近年的众多案例表明,此类低俗营销并非个例。如滴滴顺风车的性暗示广告、奥迪二手车广告、绝味公司的侮辱女性广告等,均涉及性暗示、打擦边球、消费女性等敏感话题。这些广告似乎遵循着一种熟悉的模式,却引发了公众的广泛不满。
公众的愤怒和反感并非无的放矢。据2017年的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对商家广告中为追求效果而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表示否定态度。这也反映了广告法的高压线、道德文明的红线在商家心中仍然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
为何仍有商家屡屡触碰这些底线?背后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是利益的驱使,另一方面则是对知名度的误解以及病态的营销策略。归根结底,这反映出部分商家缺乏对女性的尊重,导致他们不断物化、消费、贬损、侮辱女性。
对于这种无底线的营销行为,监管和执法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严厉打击。而广告界也应清醒认识到,任何不尊重女性的广告都难逃的谴责,“性”并非创意的救命稻草。与其挖空心思寻找奇招怪招,不如正视社会道德底线,致力于创作有温度、能打动人心的广告作品。
值得称赞的是,一些广告商已经开始尝试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广告。例如,某公司在妇女节期间推出的广告不再固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而是展现了女性的多元形象和力量。这表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才是广告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尊重和平等是社会的主旋律。广告业应以此为创作导向,摒弃陈旧、落后的性别文化,积极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以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信任。
相关阅读推荐
关于低俗广告的深度分析与思考
优秀广告案例集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