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详解
一、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范围界定
不列入折旧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已足额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 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 在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
4.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也需要特别关注。
二、容易出现错误的项目解析
1. 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同样需要计提折旧,并计入管理费用;
2. 因大修理而停工的固定资产也需要提取折旧,但其处理方式不一定为“管理费用”,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3. 替换设备同样需要计提折旧。
值得注意的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则需当月照提折旧。
三、影响折旧的多种因素
企业计算各期折旧的依据或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折旧的基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主要是其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
2.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需考虑多项因素如生产能力、有形损耗、无形损耗以及法律限制等。
3. 预计净残值:指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终了状态的预期状态下,企业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金额减去预计处置费用。
4. 固定资产已提的减值准备,每次计提减值准备后,都需要重新评估折旧指标。
四、折旧计算方法详述
企业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以及加速折旧法。
以年限平均法为例,其年折旧率和月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12)
企业还需注意其他折旧计算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五、会计分录与复核
折旧的会计分录通常涉及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并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差异,应及时调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也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六、巩固知识—例题解析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包括哪几项?
A. 处于日常修理期间的固定资产 B.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C. 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D. 已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8203;『正确答案』B、D
&8203;『答案解析』选项A和C中提到的固定资产在特定情况下均需正常计提折旧。
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解读与学习,相信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与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