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许多人日常会依赖大众点评来寻找餐厅,有闲时会参照大众点评的必吃榜打卡。但现在,不少人发现所谓的“好评”背后可能隐藏着的秘密,商家和顾客的互动变得复杂,虚假好评和恶意差评频发。
事实上,大众点评上的“职业大V”并非秘密,他们大多通过免费试吃试用的方式与商家合作,或是有偿地点评。这形成了一条刷点评的产业链,从第三方公司联络商家、大V、派单体验,到交作业(发布评价),整套流程一气呵成。这导致用户反馈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虚假好评和恶意差评越来越多。
曾经的小而美的大众点评,在被美团合并后,商业化导流的氛围越来越重,内容杂乱,以高质量UGC内容为生的社区失去了口碑。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众点评的灵魂是否依然存在,成了一个问题。好评如潮的店铺可能存在行为,这让人对大众点评的信任度降低。
许多网友发现,即使店铺被曝光存在行为,依然能在大众点评上占据热门榜、口味榜等位置。这背后是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利益驱动。者通过大V、派单体验,制造出虚假的好评,误导消费者。一些商家也会因为同行或顾客的恶意差评而困惑。
对此,大众点评方面表示一直在严厉打击等行为,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仍有一些商家通过购买霸王餐或找第三方。对于新店来说,想要积累一些原始评价,往往只能通过这些方式。这导致评价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大众点评上的用户评价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评价,而不需要接受监督或惩罚。这使得恶意差评和虚假评价泛滥。一些大V因为可以在平台上获取流量和福利,甚至可以用一条好评去要挟全世界。
在产品性质、用户口味差异、整合等因素的影响下,大众点评的风气逐渐变味。平台上的内容既参与了商家的排名和曝光,也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大V对商家的评价变得尤为重要,这也催生了有偿好评的现象。
尽管美团和大众点评在商业上有所整合,但二者在产品定位和运营上仍存在差异。大众点评更注重社区内容和用户评价,而美团则更侧重于商业交易。这种差异导致了两者在管理和引导用户评价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今的大众点评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让人闭眼跟着吃的平台了。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环境中,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和判断。对于商家来说,也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未来,平台和用户都需要共同努力,维护一个健康、客观的评价环境。只有这样,大众点评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消费参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