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问一个24岁的张旭豪在做什么,他可能会给你一个令人振奋的答案——他正在创立改变无数人生活方式的企业。那是在2008年,他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为懒得下楼吃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不让饭店直接把食物送到宿舍呢?
这个想法并非一蹴而就。最初的“饿了么”只是一个简单的跑腿服务,团队成员整合周围餐厅信息成小册子,分发给同学们。随着业务逐渐扩大,张旭豪意识到线下结算方式的不足,于是与软件工程师朋友共同开发了一个在线点餐系统。就这样,“饿了么”正式上线,彻底了传统的订餐模式。
然而创业之路充满挑战。当“饿了么”初具规模时,市场上涌现出众多竞争对手,其中美团最具威胁。双方展开激烈的补贴大战,不可思议的优惠活动成为那场大战的缩影。张旭豪带领团队顽强拼搏,逐步将“饿了么”推向行业前列。但随着美团获得腾讯投资,实力增强,“饿了么”面临的困境。为了发展,张旭豪寻求外部融资,甚至一度面临被收购的局面。
最终,张旭豪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饿了么”全权卖给阿里巴巴,价格高达665。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有人为他欢呼,也有人为他失去亲手打造的“江山”而惋惜。但结果来看,饿了么在阿里的支持下迅速壮大,成为外卖行业的巨头之一。
拥有665亿资产后,张旭豪并未选择安逸。他把目光投向了高尔夫球领域,创立了一家高尔夫综合运营商,致力于降低参与门槛,让高尔夫运动更加平民化。对于这一转变,有人调侃他跨度有点大,但张旭豪坚信只要敢想敢做,任何领域都能创造奇迹。
对于是否后悔出售饿了么,张旭豪坦然回答:他已经通过饿了么实现了理想抱负,现在交给更有能力的大树去支撑,让它走得更稳更远,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回顾饿了么的发展历程,它的成功离不开张旭豪和团队的早期努力与坚持。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本加持的影响,张旭豪选择将公司出售给阿里巴巴,以引入更多资源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