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多重不利因素交织,促进剂消费或跌至新低
根据卓创资讯的报告,众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促进剂表观消费可能再次创下新低。
1. 价格大幅下滑
今年以来,橡胶助剂市场整体表现令感意外。以促进剂CZ为例,其价格走势与2014年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橡胶促进剂CZ的价格同比大幅下滑,并在今年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态势。
截至9月份,CZ的平均价格定格在18300元/吨,较往年同期下滑了26.8%。这一价格下滑不仅受到上游原料M及苯胺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也反映了市场在买涨不买跌的情绪下交易活动的冷淡。
2. 下游需求持续
在橡胶助剂市场中,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是轮胎及制品生产的主要助剂之一,轮胎需求量直接决定了促进剂的消耗量。
特别是2015年,子午线轮胎的产量出现了同比下滑。据统计,2015年1月至8月,国内子午线轮胎产量为3.89亿条,较上年同期下滑了4.2%。这一趋势预计将对橡胶助剂的消耗量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3. 环保安监影响显著
年内,橡胶助剂企业的开工率整体偏低。除了下游需求的外,环保安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例如,5月份山西瑞兴化工的二硫化碳装置泄漏导致二硫化碳价格上涨近五成。再加上其他地区的环保事件和安全监管影响,如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地的橡胶助剂企业集中地区出现停车或限产情况,这已持续了约50天。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助剂的年度整体开工率产生拖累。
4. 表观消费预期走低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促进剂的需求将进一步走低。卓创资讯预测,到2015年末,促进剂产量约为33万吨,出口量约为190万吨,表观消费量可能为160万吨,较往年同期下滑5%。
总体来看,促进剂市场今年表现平平。行业在面临需求萎缩和供应过剩的冲击的还受到环保安监的压力。未来,助剂企业将面临成本增加和恶性价格竞争的挑战,市场形势仍不容乐观。
对此,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应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变化,以制定合理的经营和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