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七月初,新晋毕业生小刘向媒体反映了他的租房遭遇。他每月支付了2300余元的高价,租得了一套看似家电齐全的住所。洗衣机在短短十数分钟内大量漏水,导致楼下邻居家遭殃;而空调的启用则在新留下了尘土痕迹。经过追问,他才得知,原来房东的“全新家电”均来自道外区十九道街二手家电市场。
自6月末至7月4日,记者深入道外区十九道街二手家电市场进行实探。发现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看似全新但实为拆解后重新拼装的二手家电。有些经销商更是表示,如有需要,可以替顾客更换品牌标识。
投诉曝光:“全新”洗衣机漏水事件
小刘向媒体透露,他在道里区某小区所租的房屋内,原本以为所有家电均为新购,但入住后却频发问题。他回忆起自己刚把衣物投入全自动洗衣机后便离场就餐。当其归来时,家中已是水漫金山,而始作俑者正是新购的洗衣机。当他清理完漏水后的狼藉后,空调中又落下满身泥点。
在细致查看后,小刘发现虽然外观看似光鲜,但实际使用后的内里布满尘埃。一纸质材料还夹杂其中。于是,当晚即刻联系房东协商退宜,结果揭露出房东实际购买的电器来源——正是来自声名狼藉的十九道街二手家电市场。
记者观察:品牌家电低价陷阱
经小刘投诉后,记者前往十九道街实地探访。整条街道两侧被“全新”家电所占据,品牌包括液晶电视、空调、洗衣机等知名品牌。尽管有些家电外观略显使用痕迹,但经擦洗后均显得一尘不染。一些店家甚至在无顾客时进行维修工作。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家电的价格异常低廉。例如一台600元左右的品牌冰箱、一台500元左右的40寸液晶电视和一台500元左右的空调。记者还观察到一些商家直接在路边进行家电的拆解与组装工作。
现场目击:旧家电变身记
在多次的走访中,记者亲眼目睹了旧家电被翻新的全过程。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看到一名男子在路边拆解一台冰柜并重新组装成“新家电”。他熟练地切割压缩机、拆卸线路、扒下保温层并重新布置线路和制冷管。
该男子甚至还透露了整条街上的家电几乎都经过类似的翻新处理。他表示这些旧家电大多已使用多年且成本昂贵的新件也难觅其踪影,故常用次级机器的零件进行组装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经销商揭秘:猫腻无处不在
另一日探访时,一名正在翻新家电的商家透露给记者该市场里的家电“潜规则”。他们收来的许多电器其实已使用了五六年且许多配件已停产。在拼凑这些“二手件”时常常选择的是一些废旧配件的残件和同类报废电器上拆卸下来的元件。
而一些精明的经销商更表示品牌不同对于其产品标识是十分重要的。“你如需转手到另一处,想要更佳售价,把品牌的标签改换即可。”他还说:“有些标志可在美术雕刻店定做并改贴成另一品牌,然后再次以新机高价卖出。”
未来之谜: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