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巴沙鱼有鳞还是无鳞

巴沙鱼有鳞还是无鳞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餐厅都喜欢用巴沙鱼肉做菜?无论是酸菜鱼、水煮鱼还是烤鱼,如果那鱼肉无刺又,那多半是由巴沙鱼烹饪的。

巴沙鱼之所以在餐厅中如此受欢迎,答案很简单——它的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只需去超市的冷柜区对比一下巴沙鱼和其他鱼的价格,便能明白这一切。即使是价格最为平价的草鱼,其价格也是每斤十元起步,而品质更好的黑鱼、清江鱼之类的价格更是翻番。那么,同样是鱼类,巴沙鱼为何能如此便宜呢?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巴沙鱼,又被称作博氏巨鲇。它是一种鲇鱼,与我们平常所吃的土鲇、花鲇可算是远房亲戚。巴沙鱼的肉质也呈现出软嫩的口感。如果你未曾见过巴沙鱼的原始形态,只从肉质来看,它与土鲇十分相似,甚至长相也颇为接近——浑身滑溜无鳞,唇边两个溜光水滑的长须。

巴沙鱼不仅长相符合鲇鱼的特点,其生活特性亦是典型的鲇鱼特征。这种杂食性鱼类对饲料的要求并不严格,几乎给啥吃啥。更重要的是,它们生长迅速,只需短短几个月就能从鱼苗成长为可以出鱼塘的大鱼。而且,巴沙鱼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高,即使在氧气含量稍低、水质稍差的环境中,它们也能自在生活并快速增重。

巴沙鱼的这些特点使其特别适应人类的大规模养殖,而养殖的规模化自然降低了成本。这就是巴沙鱼价格低廉的根本原因——养出优质巴沙鱼的成本本来就不高。在常年养殖巴沙鱼的越南、泰国等地区,巴沙鱼的养殖成本更是被压得极低,出塘次数能做到一年两次,这也使得巴沙鱼能够坐稳性价比鱼王的宝座。

从越南、泰国到国内超市的冷柜,新鲜的巴沙鱼肯定是无法抵达的。我们见到的巴沙鱼大多是以处理过的鱼排形态出现。为了保鲜以及保存长时间储运后鱼肉不失水,巴沙鱼鱼排通常会使用含有磷酸盐的食品保水剂浸泡后再包上一层厚厚的冰衣。

虽然这样的处理方式能留存鱼肉中的水分,但也会影响到鱼肉的口感,让它吃起来感觉水汪汪软绵绵的,缺少了土鲇、花鲇那种肉纤维的感觉,鱼肉本身的鲜美风味也基本流失掉了。

在市场上,有时巴沙鱼会被冠以淡水龙利鱼的名称进行售卖。龙利鱼其实是海边常说的舌鳎鱼,因为体型侧扁呈舌头形状而得名。而巴沙鱼和龙利鱼虽然都是鱼类,但一个是海鱼一个是河鱼,一个是鲇鱼一个是比目鱼,实际上两者并无直接关联。然而由于两者做成鱼柳后的样子过于相似,一些商家便用巴沙鱼冒充龙利鱼进行售卖。

如果你不想用龙利鱼的价格买到巴沙鱼,可以记住以下挑选要点:首先价格过于低廉的肯定不可能是真正的龙利鱼;其次标明为淡水龙利鱼的实际上是巴沙鱼;再者产地标注为越南、泰国的也大概率是巴沙鱼;最后包装上写着Cabasa、Basa的更是巴沙鱼的标识。


巴沙鱼有鳞还是无鳞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