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言:“内心真诚,外在自然显现,故君子独处时亦需谨慎。”人的内在品德,如同源头之水,滋润着言行举止,德厚之人,即便孤身独处,也会心怀敬畏。
做人之要,唯在修心。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如点燃万盏明灯,照亮人生之路。善良的力量,犹如星辰之于夜空,照亮四方。心灵善良,品性自然高尚,言行之间便会流露出温暖与美好,好运亦会随之而至。
东晋名士顾荣,赴宴之际发现仆人对烤肉心生渴望。他便慷慨分享自己的食物,虽被人笑有失身份,他却回应:“他日日烤肉,怎能未曾尝其滋味?”后来战乱四起,每当顾荣遇险,总有仆人守护左右。此非偶然,乃是善念善行的回报。正如古人所言:“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做人既要心存善念,更要付诸实践;善念善行并济,方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善良的心,是无我的境界,是自然而然的行为,是我不负良心的坚定选择。修得一颗善良的心,绵长。
再观和气的脸,《礼记》曰:“内心和气,必有愉色;愉色显于面,必现婉容。”人心和顺,则面容和颜悦色;面容和颜悦色,则态度委婉柔和。和气与婉容从何而来?有一手艺人雕刻妖魔鬼怪为生,却因面容变得求助于。方丈指其雕刻观音像百尊,手艺人一边雕刻,一边观察模仿观音的神态。半年后,他完成了慈悲善良的观音像,方丈让他照镜,镜子中的他面容端正、慈善祥和。原来人的外在容貌是内心的反映。心生和气则面容和煦;心境祥和则自有婉容。和气的人不仅容貌出众且魅力长久。和是一种智慧、婉容是一种修行。心藏锐气而和气浮于面庞。待人以和气、与人为善便能以和为贵、福气自来。做人养一张和气的脸自然福气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