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们一家三口在沙坑中嬉戏,享受着亲子时光。丈夫拿起铲子,一铲一铲地铲起沙子放入桶内,随口说道:“宝贝,再铲一些我们就可以回家了。”女儿却出人意料地指出:“爸爸,铲子里的沙子多。”
丈夫稍显困惑,询问原因。女儿解释道,是因为铲子里的沙子堆得高高的。尽管丈夫多次示范并耐心讲解,但女儿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回家的路上,丈夫轻声对我道:“我总觉的孩子似乎有些不解。”我回以微笑,说:“孩子才三岁,你对她要求太高了。”尽管心中有些许担忧,我仍深信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
并非孩子存在什么问题,而是我们有时过于急切地期待她们成长。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守恒。这是皮亚杰理论中一个关键概念,其中包括数量守恒、物质守恒、重量守恒等多种形式。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相似的实验:将一小碗牛奶缓缓倒入一根试管中。然后询问那些尚未形成物质守恒意识的孩子试管中牛奶与原碗中哪个更多。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坚持认为试管中的牛奶更多。
孩子的反应反映出她尚未理解守恒的原理,即在没有增减沙子的情况下,铲子和桶中的沙子数量是相等的。年幼的孩子常常会将表面的变化与实际量的变化混淆。孩子大约要到七岁左右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点。至于重量守恒的理解,可能需要到十岁左右。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孩子的生理发展阶段和认知能力。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施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健康成长。若忽视这一原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困扰,也会给父母带来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