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发C刊是什么水平

发C刊是什么水平

他山之石,有所启示

在博士生涯中,核心任务是精心撰写博士论文,这无可厚非。博士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博士生的学术水准。无需再过分强调发表其他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的范军教授,一位博导,曾公开提出应取消博士毕业必须发表两篇C刊论文的强制性要求。他表示,这种要求几乎让博士生和导师都倍感压力。

何为C刊

C刊是学术界内的一种俗称,全称为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每两年,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会公布期刊目录,列于其中的即为C刊。

在我看来,规定博士毕业必须发表C刊论文,是学术环境尚未成熟的体现。这种做法背离了科研的内在规律。无论是需要长时间积淀的社会科学研究,还是需要实验室持续投入的自然科学研究,其创新思想、研究发现的诞生,在时间上都是难以预料的,尤其对于初入学术领域的博士生而言更是如此。

考虑到的博士学制,大多数为三年制,在这种时间框架内,博士生面临发表C刊论文的巨大压力,实属常态。

论文发表非唯一追求

或许有人会问,是否对博士生没有任何要求了呢?答案并非如此。实际上,最高的要求就是无要求。这不是故作高深,因为在发达的博士培养中,确实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发表论 papers。

这些虽然不对博士毕业发表论 papers有要求,但依然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这正是因为,博士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完成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一篇论文的优劣,足以显现出博士生的学术造诣。

取消C刊论文的要求,并不是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而是要加强对博士论文的审核。不能单纯以发表了C刊论文或凑足了学位论文字数作为毕业的唯一标准。这种做法不仅荒谬,更是对学术的。

事实上,每个博士生都深知发表论文的重要性。对于那些希望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发表论文几乎是必备的条件。在学术领域,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是硬通货,能够为研究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论文发表的成本考量

当前的规定使得博士毕业必须发表C刊论文,这导致学术期刊资源紧张,通过找论文中介发表C刊论文的成本高昂。这种发表只是增加了论文的数量,与学科发展和学科质量并无直接关联。

从学校的角度考虑,硬性规定发表C刊论文的数量可以被视为一种懒政行为。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规定也是如此,一年或一个聘期要发几篇C刊,发不够就视为未完成任务。这种规定也与教育行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益驱动使得C刊数量成为评判的重要依据。

学术研究需要时间和耐心。细心的研究、文献的阅读、考据的打捞、实验的等待都是科研的基本规律。发达之所以有卓越的学术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平静从容的科研环境。对于博士生的要求不应只看重论文数量,更应注重学术质量,避免产生学术垃圾。

取消硬性发表要求,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让学术生态圈自然优胜劣汰,遵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科研规律。尊重学科间的差异和发展规律,让学术研究不再受到量化的束缚,使博士生能够专心致志于学位论文的研究。这对于学术的长远发展来说,才是正确的道路。


发C刊是什么水平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