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手机岁月
作为80、90后的一员,我们都曾经历过那段与手机若即若离的学生时光……
在那段日子里,多数父母的怀中并不会轻易掏出手机的钥匙。偶尔想要与友人秘密交流,还得快速地使用父母的手机发送短信,随后迅速抹去痕迹。
如今,手机似乎已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它所带来的孩子视力下降、游戏消费无度、注意力分散等问题,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使未成年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是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国内,各国父母们都面临的共同问题。
最近一位外国的母亲——Mel Watts,用她的做法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
Mel Watts在她的孩子Ayden小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给孩子购买手机的抉择。她深知孩子已经到了可以接触更多事物的年纪,拥有一部手机并不算过分的要求。但她也担心孩子过度沉迷其中引发各种问题。
于是,她巧妙地制定了一份手机使用“合同”。这份合同上列出了17条关于手机使用的规定,其中几条还用粗体字警示其重要性。
合同中明确指出:“我们承诺在你小学毕业后借你一部手机。但你必须了解,这台手机虽借给你,但真正属于你的只有号码和流量。若你同意以下条款,即表示你明白手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我们收回。”其中条款涉及了手机损坏、丢失的赔偿责任、父母随时接听的义务、流量的管理和节约、手机不得进入卧室的规定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同中强调了网络行为的规范、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对于不当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比如,不得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拍照或录视频,不得在社交软件上侮辱或嘲笑他人等。一旦违反这些原则性规定,将面临手机被立即收走的惩罚。
Mel Watts将这份合同发到网上,她的初衷是希望为那些感到迷茫的父母们提供一种决策参考。她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虽然有人觉得条款略显严格,但大多数网友表示理解和支持。
“这合同真是太棒了!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会这么做。”
“这种教育方式很明智。”
“虽然我小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规定,但我理解这样做的目的。”
许多家长都从Mel Watts的做法中得到了启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