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及企业留人(人力资源的稳固措施),众人都知有薪酬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及制度(文化)留人等策略。在我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中,发现老板们常挂在嘴边或深藏心间的,往往是情感留人的重要性。
情感留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重视人情,有句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这表明了情感和关系在凝聚人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上的重要性。在企业中,有时员工因不舍同事间的情感,或是被领导的苦口婆心所打动,即便有离职的念头,最终也可能选择留下。
当谈到员工离职,我们通常都会进行离职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可能包括薪酬期望未达到、企业氛围不满意、对领导的管理方式不接受、家庭原因、身体健康因素、个人发展空间受限以及对从事岗位的兴趣减退等。有时,离职原因也极具个性化,如“世界那么大,只想去看看”、“企业虽好,但无wifi”等。不同的原因自然需要不同的留人策略。
回到本文的主题,为何老板偏爱提及“情感留人”?这其实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情感纽带,这更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情感留人无需企业额外付出高昂的薪酬福利或提供更高的平台空间,便能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成本效益较高的策略。
是否所有离职情况都适用“情感留人”这一策略呢?我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持否定态度。因为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员工的个性和需求也各不相同。我们需要对离职人员进行细致的分析,根据他们的现状采用合适的留人策略。
例如,有的员工因经济条件较好而追求工作带来的快乐,对于这样的员工,适当的情感交流和工作环境优化可能有效;有的员工因年龄较大而寻求一份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工作环境将更加重要;对于刚毕业的员工,他们更需要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提供成长空间和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那些对薪酬福利有较高要求的员工,单纯的情感留人显然不够。这类员工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和成就,他们需要更高的薪酬来驱动工作动力。对于这类员工,谈感情可能会伤及金钱。
留人的方法需根据员工的需求和现状来定。了解员工的需求和现状是关键,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就能知道如何留住员工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需求是有层次的,需要逐步满足。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再到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我们需要根据员工所处的需求层次来制定相应的留人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