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何女士在退休后,渐渐喜欢上了健步走,常常约上几位姐妹,至家附近的公园散步。偶尔她们之间还会比较微信步数,这也让何女士的步数逐渐增多,有时甚至能走上几万步。
这种日常的健步走却给何女士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她的膝盖时常隐隐作痛,尤其是在行走时,疼痛感就像被针扎一样。无奈之下,何女士前往医院检查,竟被诊断为滑膜炎,医生解释这可能与她每日过高的步数有关。
散步是广受欢迎的健身方式。研究显示,无论是长期规划的散步还是偶尔的短暂行走,都有助于延长寿命,降低死亡风险。某研究团队曾对一组年龄在6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分组实验,发现那些有计划地增加步数的组,其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这并不意味着步数越多越好。事实上,过度散步可能会导致身体损伤和关节磨损。而适量、适度的散步才能带来健康益处。
具体来说,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每天走8000-12000步就可以降低51%-65%的死亡风险。而对于久坐不动的人群,只要每天的步数从2000步提高到4000步,就对健康有显著益处。慢人群每天走8000步就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癌症死亡率。
散步并人适宜。体质差、低血糖、贫血、胃下垂,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不适合饭后立即散步。他们可以选择在饭后2小时再进行散步,时长以15-20分钟为宜。
散步的走法也有讲究。例如屈步走、摩腹散步和摆臂散步等不同方式都能给身体带来不同的益处。在散步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逐步加速的过程,避免过度劳累和突然停止行走。
要想通过散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关键在于科学行走。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合理规划我们的散步行程,走出健康,走出长寿!
参考资料:
1. 《生命》,“每天走多少步、多长时间最延寿?两项新研究给出证据”,2021年9月29日
2. 《广州日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些讲究你知道吗”,2020年8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