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是我国一个虽然贫困却孕育出众多学子的地方。这个县,在历年高,总是能涌现出大批的优秀人才,考取大学的人数之多,甚至名牌大学的录取比例也居高不下。在2005年的高,会宁县再次见证了这一奇迹。郭洋和王国辉,两位分别以高分考进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分享了他们刻苦攻读背后的感人故事。
郭洋回忆起班级里的一位男同学,这位同学家境贫寒,但读书十分刻苦。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完成学业,不惜远赴他乡乞讨。听到这个故事后,郭洋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所在的地区为何如此贫困,为何求学的道路如此艰难。
王国辉则谈到了他县里的另一个故事。穷是会宁县的一大困境,一本教学参考书的价格对于那里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的同学张学兵来自山区,有一天,他的父亲背着沉重的粮食和土豆走了几十公里的路来到学校。看到儿子一边吃炒面一边看书,父亲深感心酸,给了儿子仅有的12.5元。这些钱是母亲辛苦劳作几个月换来的。张学兵因为舍不得买参考书,最终未能考上高分,不得不辍学回家种地。
这两个故事让人动容,让人深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对这些穷孩子们的写照。会宁县的孩子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靠苦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的意志却更加坚定,他们立志高远。
这些孩子们的故事也许能给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物质条件丰富的家庭和孩子一些启示。相比于会宁的莘莘学子,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有的条件、不努力学习呢?家长们又该如何激励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