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内驱力?
让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习环境与心态。一个爱学习、习惯于主动学习的孩子,在面对难题时,大脑启动的是积极的应战机制,他会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相反,消极被动的孩子面对困难时,往往容易选择放弃。
要转变孩子的态度,唤醒其学习的内驱力,家长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六点建议,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利用“大脑停工期”提高学习效率
让孩子在连续学习之后,适当进行放松和休息,如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或自然探索,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下一次学习时更加高效。
二、牢记“德西效应”,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过度的物质奖励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建议家长用精神奖励来鼓励孩子,如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和鼓励的话。要尽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给予支持和引导。
三、借鉴“奈德陪读法”,提升孩子专注力
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和而有力量的学习环境,减少孩子的紧迫感,让孩子感到安全并能够集中注意力。当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可以陪在旁边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到陪伴,又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四、巧用“不批评也不表扬”沟通法
过多的批评和表扬都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家长少批评、少表扬,而是看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具体的鼓励。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可以跟他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五、摆脱习得性无助,让孩子学习更积极
习得性无助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掌控感和胜任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这可以通过给孩子一些自和决策权来实现。
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要关注孩子的生活能力
家长不应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过度的大包大揽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成长的机会。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成为更加完整的人。
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家长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努力。通过改变养育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等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强大的内驱力。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