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从《小苹果》的火爆到《孤勇者》的流行,再到如今《黑桃A》等歌曲的迅速走红,近年来儿童歌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许多原本属于成年人的歌曲,竟意外地成为了幼儿园孩子们的“儿歌”。这些歌曲在孩子们的舞蹈中增添了一抹异样的色彩,让人感到怪异与错乱。
实际上,不仅仅是背景音乐逐渐化,幼儿园的舞蹈编排也呈现出向靠拢的趋势。诸如“劲舞”、“女团舞”等化的舞蹈在幼儿园中大受欢迎。这一现象并非难以理解。因为幼儿园并非孤立的存在,其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流行娱乐文化自然会渗透进幼儿园,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相较于小学、初中等阶段的义务教育,幼儿园的教学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活动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经验和创造性。年轻的幼师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化生活和审美趣味带入到工作中。这种文化交流与审美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环境。
充满活力的青春叙事和劲歌热舞,无疑是青年男女心中的美好事物。这种“成年人的趣味”,对于天真无邪、可塑性极强的幼儿园孩童来说,却并不适宜。孩子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在对他们进行文化引导时,必须格外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