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前些日子,我们详细剖析了双向可控硅模块的电路构造及其设计特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电路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将借助隔离高压探头,对电路中的典型信号波形进行测量,从而为未来实际应用该电路提供更为具体的感性认识。
一、电路中定时电容C2的电压观察
电路中的定时电容C2承担着电流积分的任务。当其受到来自上方电阻的电流作用时,右侧部分则在晶闸管触发后对C2进行放电,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模块在输出低压时的稳定性。整流桥的采用,其目的在于消除放电电阻在C2充电阶段的影响。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约在30V左右,而触发电流则会在双向晶闸管的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中流动。通过仔细观察C2的工作电压波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工作过程。
图1.2.1 展示了模块的电路图。
通过高压隔离探头的观测,我们发现C2上的电压波形会随着可调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完整的周期内,先是C2的充电过程,当充电电压超过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后,C2便会对晶闸管的门极进行放电。当电压降低至一半时,触发二极管便会关闭。随后,C2通过放电回路进行放电,为下一个周期的充电做好准备。在负半周,尽管电压的极性有所变化,但充电触发放电的过程是相似的。
二、输出负载上的电压波形观察
随着调压电位器的调整,输出电压的导通相位也会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意外的电压波形变化。例如,在晶闸管截止时,本应截止的输出电压却出现了变化,这可能是由于电路中晶闸管并联的RC电路所引起的小部分电流造成的。当晶闸管导通后,我们发现电压波形出现了平顶失真,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三、模块输入电压波形的探究
为了解开输出电压平顶的谜团,我们观察了模块的输入电压波形。结果发现,原来模块的输入交流电压本身就存在平顶现象。特别是在晶闸管导通瞬间,不仅出现了电压突降,而且剩余的电压也呈现平顶状态。经过实验验证,我们使用了隔离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串联的方式进行检查。这可能是由于变压器过压饱和所导致的问题。由于输出的电抗较大,也使得可控硅输入电压出现了较大的失真。
本文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电路中典型电压波形的观察与分析,不仅验证了根据调压模块绘制的电路图的正确性,而且为后续的光耦调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为我们设计能够突破传统调相电路提供了有益的准备。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