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大规模定制的策略是

2025-04-1913:39:36知识经验1

制造新模式旨在高度整合生产活动,使系统如人一般思考与协同工作。随着用户需求多样化、技术深化和环境变化,新模式的挑战来自多个角度。21世纪初,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购买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对产品功能的传统需求转向个性化、体验化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要求企业需从产品款式、功能、质量、服务等多方面打造差异化特色,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消费偏好。

营销策略的差异化是符合市场发展特征的策略,它能有效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并在同类企业中形成竞争优势。现今的产品多样化已不仅是产品本身类型的多样化,更涉及产品相关服务的多样化及产品界限的多样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消费者与产业厂商之间的联系,还推动了更多专业化厂商的出现和集聚。

服务与产品的融合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新产品市场的出现导致产品服务定义不明确、服务内容描述模糊等问题,使得传统的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方法不再适用。制造服务化的发展使得客户可能认为与产品捆绑的服务是理所从而降低了为产品相关服务付费的意愿。而随着更多企业采用服务化模式,基于服务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企业从服务中获取利润的空间也在变小。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消费主体改变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理念。如今,消费者不仅关注商品的设计与质量,更关注制造商如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多方面为快速推出个性化产品提供支持,使企业在低产量的情况下也能获利。大规模定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它取决于企业的定位和产品特性。引入多样品种也会给组装系统带来制造复杂性,影响系统性能。

企业智能化转型是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与模块化建设的结合,旨在打造自驱动、自优化的智能制造体系。这一转型大大增加了生产灵活性,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并提升了用户体验。在合作全球化方面,不同企业间的协作至关重要,互为补充可促成产业集群提升效应。合作全球化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合作团队中的个体与集体目标之间的矛盾、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等。

在生产透明化方面,企业正努力将不可见问题变为可见问题,以更清晰的方式认识生产流程中的故障或缺陷。这需要企业与设备提供商更紧密的合作,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透明度,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而数字孪生技术则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使物理系统更加透明化,为物理系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提供了可能。

在能源管理方面,智能制造的目的在于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能耗低碳化面临压力、技术壁垒和能源管理复杂性等挑战。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个性化定制也使能源消耗大幅变化,增加了能源管理的复杂性。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