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跑圈咕咚keep三个比较

2025-04-1913:38:24百科知识2

健身热潮下,一群教练与众多学员的“健身小团课”在某大型购物中心展开。随着音乐节奏,学员们跟随着电视屏幕上的指导进行锻炼,而教练则在一旁纠正动作上的错误。心率带实时测量每位学员的心率,线上显示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和团体成绩排名。这一幕,正是互联网健身品牌Keep线下店Keepland试营业的生动写照。

刚过完春节,在北京大望路的华贸中心,Keepland这一“网红店”吸引了众多健身爱好者的目光。而就在今天(3月19日),Keep推出了首款智能跑步机K1。与此其他运动类APP也动作频频,悦跑圈完成了1C轮融资,咕咚宣布了C+轮融资,并重点发力智能运动装备。运动类APP的变现之战已然拉开帷幕。

从2017年至今,走向线下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重要命题。这一行动也被看作是面对变现难题的一种尝试。运动类APP们经历了流量的长跑,如今来到了变现的终点线前。如何从内容探索商业化模式?各家APP虽然在寻求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如悦动圈发力跑步服务,咕咚专攻智能硬件装备,乐动力重点打造减脂训练营,但Keep围绕软件全面发力健身房、付费课程、硬件等内容。面对细分领域的劲敌,Keep能否用流量优势撬动垂直领域的壁垒?

随着健身、跑步成为城市中青年人群的流行活动,这一赛道的APP竞争已经十分激烈。悦动圈、咕咚、Keep、悦跑圈、乐动力等运动类APP公司,起初以记录运动数据、输出线上课程切入市场。到2017年,这些公司基本发展到了B轮到C轮,融资总额已超7币。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的背后,这些公司在变现问题上却走得艰难。

Keep在线上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上持续拓展,课程更精细地拆分了肌肉群,覆盖几乎所有可健身部位。除此之外,Keep还进行了电商、器械等领域的拓展。线下健身房的推出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位Keep员工表示,2月底推出的线下健身房目前每天爆满。不仅如此,Keep第一台智能跑步机也于3月19日面世,这台跑步机能将训练结果、跑步强度分析等同步到软件的训练动态中。

不同于Keep的发散式拓展,其他运动类APP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垂直领域切入,电商、赛事运营、训练营、线下店等成为了各家公司新的商业化探索形式。例如,咕咚开始在广告和电商之外增加赛事运营,并发挥其技术优势,发力智能装备。光猪圈健身则在团体操课上做了重新布局,推出产品化与标准化的课程。乐动力则转向线上减脂训练营,取得了显著的月收入增长和复购率提升。

体育行业的变革首先从改变装备开始。咕咚的智能鞋服是这一理念的实践。智能鞋不仅能记录运动量,还能纠正跑姿、提示运动量和强度,助力健身新手逐渐成长为跑马高手。对于这样的变革,猎鹰创投李圆峰提出了国际化战略的建议,他认为Keep、咕咚等公司应该走出国门,开拓远超的海外市场。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