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职工福利”并非简单之事
“职工福利”由于可以涵盖个人消费品的支出,因此在一些老会计的账务处理中,有时会被用来入账一些正常无法入账的开支,如给客户送的礼品、老板商务请客等无法正常入账的支出。尽管职工福利受到工资总额14%的限制,需要与个人工资合并计税,但在实际应用中,既要充分利用这一科目,又要避免超出限额及产生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职工福利”并不属于成本科目,而是中转科目,最终需要转入职工对应的成本或期间费用中。职工福利是预提还是实际发生时计入,需要根据企业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来进行选择。对于业务多、部门多的企业,职工福利采用预提方式便于成本及费用的归集;而对于业务单一、部门少的小企业,则采用实际发生时计入的方式。
一、职工福利的账务处理总则
对于职工较多的企业,当职工福利与工资同时计提时,应随时关注可用“职工福利”的额度,以避免超支。当发生职工福利时,需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如果成本票充足、人员少、基本不需要使用“职工福利”科目的企业,则适用于发生时计入职工福利,再根据使用人所在部门结转成本。
二、现金职工福利的会计处理原则
常见的现金职工福利如过节费、探亲费、开年红包等,所有现金福利一律计入工资。因为对于职工来说,无论是计入工资还是计入职工福利,都需要合并工资预扣个税。但对企业来说,计入职工福利会挤占职工福利额度,而计入工资则不会。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与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如果既用于生产经营,又用于集体福利,则可以全额扣除进项税。例如,企业为改善员工宿舍居住而购买的锅炉,如果既用于宿舍又用于厂房,其进项税可以全额扣除。
四、依据与会计巧用
根据相关规定,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自2018年1月1日起,人租入固定资产用于一般计税项目的同时又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全额抵扣。在会计处理中需要谨慎区分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
五、去除非“职工福利”项目
职工福利是在无法计入其他科目时才使用的科目,“业务招待费”除外。其中劳保费最容易错入职工福利的费用。劳保费不但可以全额扣除,其获得的进项税还能抵扣销项税。错入职工福利会给企业带来税负上的增加。属于劳保费而不属于职工福利的有劳动防护用具、工作服、保健品、冷饮等。
六、不能用于集体福利的物品需扣个税
会计记账时需谨慎,有些物品如自产品、提货券、超市卡等不能用于集体福利,一旦计入职工福利就需要合并工资预扣个人所得税。例如超市卡的会计处理,购入时记入预付账款,发放时记入福利费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