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升级记
这套鱼缸是经过精心改良的版本,源自之前的泡沫箱鱼缸。原本,它被用来养育年初孵化的小泰狮以及购入的两只乌龟。
相关原理已在之前发布的文章中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随着鱼的成长,泡沫箱逐渐显得空间不足,每周的洗棉换水工作也变得颇为繁琐。外观上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更为高级的鱼缸。在探索中,还尝试了传说中的沼泽过滤系统,这种系统维护起来非常方便,几乎不需要频繁的换水洗棉。
结合之前泡沫潮汐过滤的经验,设计了新的图纸并付诸实践。
先来简要介绍一下沼泽过滤和潮汐过滤。沼泽过滤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1. 使用1~2cm的圆润石头或陶粒作为滤材和植物栽培基质,下方需有架空层设计。
2. 水自下而上流经石子。
3. 宜种植挺水植物,小沼泽中避免栽植根系过于发达的植物。
4. 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由于水流的特性,沼泽池实际上也是一个沉淀池,大鱼粪会在架空层沉淀下来。在制作时,为保证更好的沉淀效果,建议将架空层设计得高一些。剩下的部分则依靠植物根系及石头上的硝化细菌群落进行吸附、分解、吸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物理和生化过滤作用。只需定期对沼泽池进行底部排污和石头的反冲洗操作。
而潮汐过滤则是利用较粗的虹吸管实现周期性的水体更换,使过滤池的水能周期性地装满和排空,从而让滤材能充分与空气接触,提高培菌效果。水流方向为自上而下,与沼泽过滤相反。其特点是滤材里可以种植多种植物,避免了因长时间泡水而导致的植物烂根问题。
具作过程如下:
选用3500流量的变频泵作为水泵,上水管使用25管,回水管则是40管,排污则用20管。由于家中装修剩余了很多瓷砖,鱼缸的制作尽可能地采用了瓷砖,既结实又耐冲击,打孔也比玻璃安全得多。
为了防止乌龟咬到金鱼,将金鱼和乌龟分置两个缸中,但两个缸共享一套过滤系统。金鱼缸的尺寸为800800320,底部使用整块瓷砖铺设,同时考虑到中午强烈的阳光,侧面也有瓷砖遮挡。底部则用木方搭建了一个九条腿的支架进行架空,以便与乌龟缸相连通。
在金鱼缸的一角,利用120120的方管切割成L型材拼接在一起,制作了四角形角部溢流装置,带有底吸和面能。接着开始粘制沼泽池和乌龟池,也是以瓷砖为主材。粘接时使用了组装瓷砖橱柜的铝合金型材以提高粘接强度。
沼泽池设计了7个孔洞,其中3个用于上水,4个用于强排。排水和上水管都做成了雨淋管样式。穿板弯头处若出现漏水问题,则使用大量玻璃胶进行堵漏处理,尽管看起来略显粗糙,但十分实用。底部先铺设滤材支架,再摆放捞自旧鱼缸的带有硝化细菌的陶瓷环,个个摆好姿势空朝上。随后铺上1cm大小的沉水陶粒。特意留出一面使用玻璃制作,便于未来观察堵塞和根系情况。
潮汐池则使用了200200的方作金钟罩式虹吸装置。沼泽池出水口直接流入潮汐池中,每4分钟完成一次潮汐循环。为确保金钟罩式虹吸的正常工作,对管道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优化。
还尝试了植物水道的设计,利用方管支撑在阳台外沿种植草莓等植物。整个鱼缸系统还利用了阳台的铝合金栏杆和不锈钢防盗网作为主要支撑结构。
初期开缸时还有绿苔生长,但随着植物的生长反而变成了褐苔。此外还尝试了在溢流顶部种植蝴蝶兰,但因水冲导致烂根问题,后来调整了种植位置。为了保持水质健康还安装了紫外灯每天定时杀菌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