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小虎队老磁带上万”的新闻,唤醒了不少人对青春的回忆,也让沉寂许久的音像制品和音像行业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曾几何时,音像店是潮流的地,磁带和CD是年轻一代追逐流行的必备品。那时,去音像店购买磁带或CD,成为许多人的美好回忆。刘婧是一位80后,她告诉华商报记者,中学时代,她都会攒下零花钱购买喜欢的歌星的专辑,这些磁带成为她青春的见证。现在虽然用手机或电脑播放音乐,但那些磁带却成为珍贵的回忆。
也回忆起他最后一次逛音像店是在八年前,自从CD机里的碟片用完之后,就再也没有光顾过音像店。而现在,曾经熟悉的店面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据网友的感慨,西安曾经有名的音像店如四海、乐图等,如今已逐渐消失。华商报记者的实地调查也证实了这个现象,西安的音像店大部分已经转行或消失,只剩下两家仍在营业。
音像行业的衰落,源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盗版是音像业最大的敌人,但现在消费方式的改变和高昂的房租等经营成本的压力,成为音像行业面临的生存考验。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杨亚琼表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高速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下载逐渐取代线下购买,导致实体消费群大量流失。
个人爱好成为坚持的理由之一。西安九龙音像连锁负责人冀克云从业近,经历了行业的辉煌和纠结。虽然音像行业不景气,但他尝试把音像品融入汽车用品销售。现状仍然严峻,从曾经的8家门店到现在仅剩两家,且都开在汽车用品城里。即使如此,冀克云仍然不愿丢掉老本行,认为丢掉太可惜了。
虽然音像店的生存状况艰难,但音像行业并不会消亡。杨亚琼认为,人们对影音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决定了音像行业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客群的“量”和“质”都发生了变化,从大众转向小众。针对专业化、发烧友消费等细分需求,线下店仍然有机会以高音质、稀缺货源吸引顾客。
最近备受关注的老磁带卖到上万元的消息,被看作是音像业向小众消费回归的又一例证。陕西收士李国建分析,影音消费的载体变化虽然对传统音像制品造成冲击,但其藏品属性一直存在。另外一些专家也建议,传统音像店可以通过与咖啡、餐饮等文创行业的融合,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