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二极管在现代电子领域中占据关键地位。它是众多电路系统的基石元件,具有单向导电特性。想象一下马路上的单行道,电流只能顺着一个方向顺畅地流动,一旦方向相反,它的行进就会遇到巨大的阻力。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得半导体二极管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即整流效应。这一特性让它在集成电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流开关、电路稳压和交变电流转换等功能。
我们的手机、电脑和各种充电器等电子设备中,都集成了大量的二极管。由于电阻的存在,半导体二极管在运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集成度越高的电路,现象就越明显。这不仅仅是对电能的一种消耗,更是造成电子设备使用时的发烫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时间的热量积累会导致电子元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这也限制了二极管在电路中的进一步集成。
超导体因其零电阻特性,在运作时不会,能够实现电信号的无损耗传输。如果在超导体中实现整流效应,那将有望制造出同时拥有逻辑运算能力与低功耗性能的电路元件,也就是超导二极管。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前景,为电子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经过数年的深入研究,团队成功制备了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的微纳器件,并在零磁场下观测到了最高工作温度可达零下201.15摄氏度的超导二极管效应。这一工作温度的提升使其接近液氮温区,相较于传统超导二极管有了显著的进步。它仅需要液氮制冷就能实现稳定的运行。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超导二极管效应的效率最大值约为22%,并且能在超过200个周期的电流下持续稳定地表现出整流效应。其简单的构型无需外加磁场诱导就能产生,更易于集成到现有的电子电路中。
团队成员葛军表示,高温零磁场超导二极管作为一种基础电路元件,有望为集成电路的未来带来性的变革。与传统的二极管相比,超导二极管的能耗极低,不仅可以降低电子电路的使用能耗,还可以提高电路的集成度。这无疑为芯片等产品的性能和运算能力的提升铺平了道路。我们期待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