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葡萄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总产量的提高,面临的挑战也日益显著。为了解决葡萄大量过剩、销售压力大以及耐储性问题,采用科学有效的保鲜贮藏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保鲜贮藏不仅能够延长销售期,还能实现保产增收。虽然贮藏保鲜对品种选择、地域环境、栽培条件、葡萄质量及采收精细程度、采后包装、贮藏环境、贮藏保鲜设施、材料以及冷库管理都有严格的要求,但葡萄能不能保鲜成功,除了贮藏工艺外,更重要的是葡萄采摘前的各个环节以及果品质量。本期内容将重点讲解大家容易忽略的部分。
一、采摘管理
1.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的葡萄在耐储性上存在差异。为了保障葡萄的品质和耐储性,在储藏时应优先选择耐储性强的品种。例如,欧亚种葡萄如龙眼、玫瑰香等,以及欧美杂交种如巨峰、大宝等品种都具有较强的耐贮藏性。成熟期晚的品种大多耐储性好,有色品种也比无色品种更耐贮藏。
2. 采前施肥
提高葡萄的含糖量可以增强其耐储性。可以通过多施有机肥、偏施氮肥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后期施用氮肥。如果速效氮肥不足,葡萄在储藏时容易腐烂变质。可以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施用有机粪肥,如腐熟兑水人粪尿等。还需要注意在采收前的特定时间内,避免浇水以降低储藏性。在采收时,要去除软尖果粒,这些果粒小、含糖量低、易腐烂。
3. 科学采收
采收是葡萄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贮运保鲜的第一个环节。为了保持葡萄的品质和贮藏性,应在充分成熟后再进行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因为这会影响果粒的大小、风味、品质和色泽,以及贮运性。选择适宜的采收天气、避免机械伤口、选择松紧度适宜的果穗用于贮运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采后的葡萄要进行预冷处理,以去除田间热,加快散热。
二、储藏前的准备工作
1. 确保质量
葡萄不像后熟性水果如芒果和香蕉,必须在一定的成熟度时采摘。准备储藏的葡萄果粒也需要达到一定的硬度。果粒大小、颜色要均匀一致,紧实度也要均匀,每批产品的品质要达到统一标准。还要确保果梗不萎缩、颜色至少为黄绿色,并且无缺陷如萎蔫、落果、日灼、水浸果等。
2. 快速预冷
由于南方葡萄采收时气温较高,加上装箱后的热量汇集,如果运输时间过长,会加大“伤热”的程度。采后及时进行预冷非常重要。预冷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葡萄的初温、包装方式、码垛方式、入库量、冷库温度和空气流速等。采摘后的葡萄应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预冷处理1~2天,最好再进行降温处理后再入储。
三、储藏场所的消毒
在入储前,储藏场所和用具需要仔细打扫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生石灰粉、生石灰水或福尔马林进行空间消毒。
四、保鲜储藏关键技术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应探讨普通的保鲜储藏技术:在地势高阳处建设低温阴凉能避开鼠虫害的储藏室并安装制冷设备将葡萄穗轻轻摆放在架上或挂于木或竹竿上储存期间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并定期通风换气 除此之外还应强调葡萄在采摘过程中应采用专业化的采收技术以避免造成伤口 同时提醒果农注意及时预冷避免高温处理时间过长造成的伤热现象并避免采摘后不预冷而进距离运输以避免影响葡萄的耐贮性最后强调最近四川遭遇洪涝灾害一定要注意田间管理和安全抢收工作以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