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恰如荷叶与红莲间的守望,孩子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背后总有一双父母的期盼与庇护。”育儿的道路如栽种清荷,点滴关怀都凝结为孩子的成长之歌。在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少不了家庭的温暖和智慧之力的支撑。清华的招生宣传不仅关注学子的才华,更致力于分享家长们陪伴孩子成才的宝贵经验。“清华招生”专栏正陆续呈现“亲友经验谈”,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关于成长的心得体会。
学生事迹:
今天的主角是左思清,高中毕业于清华附中,他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坚定的意志,于2019年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他的成长之路不仅见证了家庭教育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温馨画面。
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的世界里,树木有其生长的规律。曾经百家讲坛中提及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郭橐驼传》中,就蕴藏着教育孩子的智慧。正如长安城里的郭橐驼所说,树木的生长要顺应其天性,而教育孩子亦如此。
教育之道与种树之法
教育孩子与种树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在完成基础教育后,经过层层选拔,孩子终于踏入大学校门。这一路上,父母的呵护、家庭的和谐、严格的教育和积极的氛围都是育儿的养分。孩子幼年时期,恰如栽种小树的时候,每一步的教育都至关重要。
我记忆犹新的是左思清小时候的成长点滴。当他刚开始学习如何安静地坐下写作业时,身边姐姐的榜样力量让他开始模仿学习。我们作为父母,适时地引导和培养,让他逐渐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那些夜晚,明亮的台灯下,我们共同度过的学习时光,让他明白学习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青春期的挑战与家长的智慧
进入中学后,孩子进入生长的阶段,青春期的到来往往伴随着叛逆。左思清也不例外。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大人的话有时会持怀疑态度。家长的理解和耐心变得尤为重要。家长会上的老师总是强调,对待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苛求。而我们也逐渐学会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他的不同想法,寻找有效的沟通方式。
家长有时需要学会“放手”。过度的关心和强制的反而可能引发孩子的反抗。正如郭橐驼所说,种树时要任其自由生长。对待孩子也是如此,适度放松,相信他们的认知能力,这样更有利于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困难时期。
学校与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
进入高中后,学习压力增大,但左思清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更加亲密。这时,学校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华附中的老师们不仅教授知识,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反对额外的补习负担,为孩子创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
我们深感老师的重要性。有时我们作为父母可能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但老师却能从日常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左思清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支持和鼓励,有时甚至比从我们这里得到的还要多。
走向社会的引路人
高夕,看到学校老师为孩子们制作的MV,记录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我们深感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在离开家庭的温暖怀抱走向社会时,老师往往成为他们的第一个指路明灯。
结语
左思清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一个缩影。我们深信,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每一份关爱都会在孩子心中开花结果,让他们更加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未来责任。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分享到孩子成长的喜悦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