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发声问题的那些事儿
在日常言谈和歌唱中,我们时常会遭遇一种现象,即“音破”。这并非是一个稀奇的状况,由于每个人的声带状况不尽相同,所以破音的音位也会有所不同。想象一下你在KTV里纵情高歌,大家听得如痴如醉,而突然之间你的声音戛然而止,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失落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像电视上的歌手那样,想唱就唱,随心所欲呢?今天,让我们一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声乐训练的初学者或者业余爱好者来说,出现“音破”并不是偶然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呼吸练习不到位,气息不够用或者呼吸僵持。这导致演唱时显得力不从心,较为疲惫。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训练以避免“音破”现象的出现呢?
在发声过程中,过分不自然的“”可能会使声带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虽然“音破”在一定程度上是声带的自我保护反应,但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加大力度、长时间练习,虽然可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声带的过度疲劳会对其造成损害,甚至出现声带“小结”。
要判断发声方法是否正确,一个基本的方式就是看练习后声带的感觉。如果出现声带疲惫、声音沙哑等现象,那就说明发声方法存在错误。我们应该将“音破”视为一种警示:若方法不当,应及时调整;若嗓子受损,应及时休养。基于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呼吸要自然顺畅,不要刻意追求某种呼吸方式。若感觉呼吸时肌张或有“堵塞”的感觉,那就是不正确的。
2. 唱歌时要用说话的感觉,口腔要自然放松,不要刻意追求“”的感觉。
3. 演唱时的精神状态也十分重要。情绪过于低沉容易导致呼吸沉重,从而加重声带的负担,导致声音出现“破”的现象。
4. 不要急于挑战高音,应先练好中声区。当中声区声音自如、顺畅时,再以此状态练习高音。实际上,高音的出现应该是自然的,无需强行练习。
“音破”问题的根源在于气息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嗓子过分用力。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学员来说,偶尔出现的破音可能是由于喉头的不稳定导致气压变化以及声带张力和气息的牵张力突然改变。这时,学会运用头声和练习咽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