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奇妙的影子》教案

2025-04-1611:56:06百科知识1

教学指引: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探索身体与光影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影子形成的原理。

2.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能力,通过手影游戏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

1. 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要能够引导学生对自身身体产生兴趣,有意识地去观察自己和同伴的身体特征。

2. 在课程开始前,学生已了解并熟悉在户外活动“踩影子”的基本游戏规则和游戏策略。

3. 晴天为最佳,如有需要可借助人造光源模拟太阳光,使课程可以在任何天气下进行。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光与影的关系及如何通过外界的物体形成影子。

难点:理解影子形成的科学原理及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

1.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影子的变化和奥秘。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伴的身体特征,以及在光线下形成的影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引入话题:“影子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影子的奥秘。”(以引导语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影子话题的兴趣)

2. 通过一些与影子相关的小谜语或提问,如“你的影子朋友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自己的影子。

二、开展游戏“找影子”。

1. 带领学生到教室的某个角落,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影子并观察影子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影子?”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光与影的关系。

三、进行“踩影子”游戏。

1.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在教室内自由活动,但不能互相碰撞,要尽量避免踩到别人的影子。

2. 游戏开始后,教师可适时提问:“你踩到谁的影子了?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影子的变化和特点。

四、开展“藏影子”游戏。

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影子藏起来,不被别人踩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和引导,如利用大的物体(如桌椅等)将自己的影子挡住。

2. 分享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藏影子的方法和经验,并总结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出现或消失的规律。

五、合作玩手影游戏。

1. 教师示范手影游戏,如变出小兔子、老鹰等动物的形象,引导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的手影。

2.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手影游戏,可以小组合作或个人表演不同的手影形象。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手影表演。

3. 教师提供《手影游戏》的书籍或图片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更多的手影表演技巧和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手影表演技巧教给其他小朋友或家长观看表演等拓展活动。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了影子的奥秘并理解了光与影的关系及如何通过外界的物体形成影子等科学原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并积极参与了各种游戏和活动。同时教师也注意到了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学生之间的碰撞等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但因天气原因本次活动未能完全按照原计划在户外进行稍显遗憾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自然现象的魅力所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