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朋友们:
瞬息万变的自然灾害中,的力令人震撼。身处于环太平洋带,三分之一的土地处于高烈度区域,这使得我们更加需要警觉。比本身更为恐怖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和抱有的侥幸心理。许多人认为灾难发生的概率极低,与自己无关,但当真正的灾难来临时,后悔已无法挽回。
请记住:防范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第一部分:日常的准备工作——你的家是否足够安全?
1. 固定潜在的危险物品:书架、吊灯和电视等高危物品必须使用螺栓加固,同时为玻璃贴上防爆膜,以增加居家安全性。
2. 常备应急包:手电筒、矿泉水、压缩食品、急救品和口哨等应急物品应随时准备,并放置在门口等易取处,以备不时之需。
3. 全家进行演练:每月至少进行一次“1分钟避险训练”,明确“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动作要领,特别是儿童和老人更需要重点练习。
第二部分:震时的自救——黄金12秒关乎生死
– 室内避险:发生时,应立即躲到承重墙的角落或结实的桌子下,同时要远离窗户和镜子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切勿盲目冲下楼,以免遭遇踩踏或坠物危险。
– 室外避难:若在室外,应迅速跑到空旷处,避开广告牌、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若在车内,应停靠路边,切勿躲在高架桥下。
– 特殊场景应对:在高层建筑中,切勿乘坐电梯;在厨,应立即关闭燃气,以防泄漏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震后的关键——避免因错误导致致命后果
– 不要使用明火,以防燃气泄漏引发火灾。
– 不要频繁拨机,以免占用救援通信通道,影响救援工作。
– 警惕余震,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尘。
历史上的日本“3·11”大和的汶川都告诉我们,日常的防范和演练是多么重要。日本90%的幸存者因日常演练得以获救;汶川中,桑枣中学因定期疏散演习全员生还。这充分说明了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今天花上10分钟检查家中的安全隐患,教给孩子逃生的技巧,或许就能为明天换来生机。我们的行动,是给家人最大的安全感!
请将这篇文章转发给关心的人,防范意识需要你我共同传递。让我们共同为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附注:各地局可查询住宅抗震等级及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位置)——从这一刻开始,让我们重视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