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关于教师的讨论颇为热烈,然而在我眼中,我家孩子所遭遇的老师们大多都尽职尽责。
昨晚,我参与了孩子的家长会。我的孩子如今已是小学生的高年级生,名叫大宝。他的学业进展得不错,并不需要我整日盯着他催促学习。他的性格从小就活泼开朗,犹如男儿般大大咧咧。用餐时,他告诉我:“妈妈,如果老师批评我,你只需听听就好。”他补充说,有时老师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就草率下结论。我半信半疑地问他:“是不是你最近表现不太好,被老师批评得多?”大宝说:“不是的,我只是想预先告诉你。”随后,他的父亲安慰我:“请放心,老师在家长会上通常只表扬表现好的学生,不会批评。”我虽然对他父亲的话有所保留,但也没有再追问。
在傍晚七点左右到达班级时,我发现了大宝留给我的小纸条。纸条上写满了他的关切:“不要听信老师的胡言乱语,以免影响我们的感情。抽屉里的东西别管了,我有自己的节奏。明天若我找不到东西,你就别插手。老师的赞美可以听一听,因为我确实很优秀。但坏话就别听了,对你的思维无益。”读到这里,我首次感到孩子已经成长,开始懂得关心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当家长会正式开始时,大宝的名字出现在了表扬榜上,并多次被提及。听着老师对孩子们的评述,我观察到大约十位家长自愿留下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在与几位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老师们都非常用心,对班级里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并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轮到我时,老师已经知道我的身份并直接进入主题:“大宝的语文整体表现不错,单元测试经常在班级前三名内。不过作文中错别字较多,需要留意一下。数学方面则稍显欠缺,尤其是计算部分容易失分。”我表示感谢后,其他家长随即插话:“老师,我家孩子的成绩很差该怎么办?”随后老师开始与那位家长交流。
我看了一下时间,决定趁机与老师说:“我先走了,你们继续。”我认为自家孩子的问题不大,老师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而且时间已晚,没有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通过手机与老师沟通更为便捷。回到家时,两个孩子都已经入睡,而我的丈夫仍在埋头写小说。他问我:“外面冷不冷?老师怎么说?”我向他转述了情况后,他表示赞同并说:“以后你多费心看着他,让他多做些练习。”最后他还补充道:“我们遇到的老师确实很负责任。”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家长会让我有这样的感受。平日里,老师们都会在班级群里及时反馈哪些学生的作业未完成、谁的书本未带等细节问题。
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是怎样的呢?他们是否也像我所描述的那样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