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翻译以及原文注释

2025-04-1511:42:24百科知识2

望岳之景

泰山之巅,何其壮哉?齐鲁之地,青翠连绵。

自然之造化,独钟神秀。阴阳分界,宛如黎明破晓。

云层涌动,心潮澎湃。目视飞鸟,归巢入山之景。

必将登临绝顶,一览群山之小。

注释详解

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坐落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时,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众山所宗,故有“岱宗”之称。

“夫”字,位于句首,无实际意义,常用于古代汉语发语。

“造化”,即大自然,展示了其对泰山的特别钟爱。

“神秀”,代表天地间的灵气,展现其神奇秀美。

“阴阳”二字,指山的南北两面。在此,形容泰山的南北分明,如同晨昏之别。

“割”字,此处用作了夸张的描述,形容泰山的高大雄伟。

“荡胸”,意味着心胸因景色而摇荡,感到震撼。

“曾”字,通假为“层”,描述云层层次分明。

“决眦”,指眼角几乎要裂开,形容极目远望的情景。

“会当”,表示终将、定要的意思,表达了登临山顶的决心。

译文诠释

泰山壮丽非凡,其在齐鲁大地上青翠延伸至天涯。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集中了神奇与秀美于一身。山南明亮如晨光初现,山北昏暗如晚霞落幕,仿佛被巨大之刀劈开,清晰划分了日夜更迭。

山间云雾层出不穷,观此景令人心潮澎湃。极目远望,可见鸟儿归巢入山之景。必将攀登泰山之巅,俯瞰群山,那时众山显得如此微小。

《望岳》为杜甫所作,展现其雄浑意境、宏大气魄及高昂格调。此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首句以设问起笔,遥望泰山之势,展现其雄伟高大。接着以齐鲁大地为背景,描绘泰山绵延不绝的青翠山色,烘托出其雄伟壮丽。

次联将大自然拟人化,言其偏爱泰山,赋予其神奇秀美。用词精妙,“割”字凸显了泰山的巍峨高耸,展现出诗人对泰山造化的赞叹。

三联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层生叠起的壮观景象,令人心胸激荡。极目远望的飞鸟尽收眼底,从侧面反映出泰山的雄伟气势。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登临山顶的决心和俯瞰众山的雄心壮志。展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情和气概。

此诗作于杜甫青年时代,充满了浪漫与激情,既表现了泰山的雄伟壮阔,也体现了诗人胸怀大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历久弥新,为人们所传颂。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更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数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唱不已。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