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对牛弹琴的意思和解释

对牛弹琴的意思和解释

谈牛弹琴

【出处】

汉朝时期,牟融所著《理惑论》中记载:“公明仪为牛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意思】

这个成语意在讥讽那些讲话不看对象,不理解听众需求的人。就像对牛弹琴一样,即使说得再好,牛也无法理解。

【近义词】

对牛鼓簧、等。

【反义词】

有的放矢、量体裁衣等。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有位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的七弦琴弹奏技巧十分高超,每次弹奏的曲子都优美动听,深受人们喜爱。公明仪不仅在室内演奏,还喜欢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带着琴到郊外弹奏。

一日,他来到郊外,春风和煦,柳枝摇曳,一头老黄牛正在草地上悠然地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起,摆好琴,拨动琴弦,开始弹奏那高雅的《清角之操》。那头老黄牛对此却毫无反应,仍然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吃草。

公明仪想,可能是这首曲子太高雅了,于是他换了几个曲调,但老黄牛依然无动于衷。公明仪尽展自己的琴艺,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老黄牛只是偶尔甩甩尾巴赶走牛虻,依然低头吃草。

老黄牛慢悠悠地离开了,换了个地方继续吃草。公明仪见状十分失望。旁边的人对他说:“不要生气了!不是你的曲子不好听,而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这句话让公明仪深感惭愧,只好抱琴回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人交流时必须看准对象,如果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或者对不懂的人说复杂的话,都是徒劳无益的。


对牛弹琴的意思和解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