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命名规定:
请准确填写整个建设项目的全称,此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规划文件等官方资料中的工程名称保持一致,以确保其唯一性和准确性,便于整个工程流程中资料的整理与查阅。例如:“XX市XX综合商业体建设项目”。
分部工程类别命名: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明确具体验收的分部工程名称。常见的分部工程如“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等,这些名称旨在精确反映工程施工内容所属的大类。
施工单位信息填写:
准确填写承担该分部工程施工任务的企业全称,确保该名称与企业资质、施工合同中的名称相符,例如“XX建筑企业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及责任人:
请填写负责该分部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经理姓名,此人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度等全面负责,确保管理责任的明确落实。
技术负责人登记:
记录该分部工程施工的技术负责人姓名,他主要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及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以保证施工技术层面的顺利推进。
分部工程细分:
按照专业性质或工程部位进行分部工程的细分,如“地基基础分部”、“主体构造分部”等,名称需与验收范围相符合。
分项工程及检验批统计:
统计本分部所包含的分项工程数量,例如“钢筋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等,并填写分部工程下所有分项工程所包含的检验批总数,此数量需与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相一致。
资料完整性说明:
详细列出该分部工程相关的质量控制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原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等。不同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会有所差异,例如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侧重于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桩基施工记录等,而建筑电气分部工程则需包括电气设备调试记录、绝缘电阻测试记录等。
核查流程及意见:
施工单位首先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自查,确认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与工程实际的相符性。若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则填写“资料完整,符合规定”;若存在缺项或问题,需注明具体情况及整改措施。随后,监理(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自查结果进行复核,经核查无误后签署“同意施工单位意见”;若发现问题,则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完善后重新核查。
安全与功能检测项目:
列出分部工程涉及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等检测项目(如混凝土强度、防水性能等),并标明检测结果是否达标。统计“核查项数”、“抽查项数”和“符合项数”,例如“共核查10项,符合8项”。
整改记录及观感质量评价:
若存在不合格项,需详细注明整改措施及复验结果,并附上监理复验意见。观感质量评价则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观察、触摸、简单量测等方式对分部工程的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工程的整体外观效果、有无明显缺陷、表面平整度、色泽均匀度等,结果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
验收结论及签字流程:
验收人员共同讨论后,在本栏填写观感质量验收的综合意见。若观感质量评价为“好”或“一般”,且不影响工程使用功能,则填写“观感质量良好,满足要求”;若评价为“差”,但经整改后不影响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需注明“观感质量存在部分问题,已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后符合要求”。所有相关单位及责任人需手写签字,严禁代签或使用难以辨认的潦草签名,并按照规定加盖单位公章或技术专用章。验收日期需与实际验收时间相符合。
资料归档及其他注意事项:
验收记录需与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资料一同归档保存,保存期限按照管理规定执行。若存在质量问题必须在验收前完成整改并附上复验记录。还需注意日期一致性、盖章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附:填写示例(此处可附上具体的填写示例表格或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