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被误解到彻底改变原意的经典箴言
曾经的读文回响,如今的误会千重。近期,我在浏览帝国的脸谱时,偶遇了一篇名为《断章取义下的名言误解》的短文,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文章中的一些经典语句被误解得离谱,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它们的真实含义。对此,我决定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与解读。
一、“人尽可夫”
此言常被用于形容女作风不检点,能跟所有男人。实则大谬不然。原句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说的是祭仲,郑伯担忧,便派其女婿雍纠去祭仲。其妻雍姬得知后,问母亲:“父亲与丈夫孰亲?”母亲答道:“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为任何男人都可以成为女人的丈夫,但生养自己的父亲却只有一个。此句完全被今人误解了。
二、“人不为己,”
有人认为此言出自《佛说海龙王经》,但查无实据。不论出处如何,关键在于对“为”字的理解。通常我们读作wèi,意为为了;而其原读音应是wéi,意为修为。全句应理解为:人不修身,必为天地不容。
三、“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这句谚语原意是“量小非君子,无度大丈夫”,描述的是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其为大丈夫。然而在流传中,“无度不丈夫”的“度”被误读为仄声字“毒”,导致意思全变,成为了许多人残杀无辜、消灭异己的借口。
四、“贫贱夫妻百事哀”
此句常被用来表达对贫穷夫妻的同情,但若从诗句原意来说,却大错特错。原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之二》,描述的是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尤其是对曾经同过苦、共过患难的夫妻死别的痛心。这句诗并非形容贫困的夫妻百事难,而是形容曾经同过苦、共过患难的夫妻死别更痛。
五、“无尖不商”
此言原意是形容古时商人仁慈、厚道,卖谷米时尽量将量器堆得尖尖的,是让利之举。然而如今却成了“无奸不商”,意思和韵味都完全相反了。
六、“闭门造车”
现在多用来形容干事情不与外界交流、固步自封。但原意是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和门外马路上的车辙完全吻合。
七、“以德报怨”
现今常被用来要求人们无底线地宽容和给予。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对于别人的仇怨,应以正直的态度对待,对于别人的恩德,则应以恩德回报。
以上只是我目前辑录的一部分内容,如果朋友们有任何要求或建议,欢迎留言提出,我会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