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成语枕戈待旦说的是祖逖的故事,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练武,准备抗击敌人,体现了他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战斗的精神。

成语“枕戈待旦”源自东晋时期的名将祖逖。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了他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战斗的精神风貌。据《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立志报国。他与好友刘琨一同在晋朝都城洛阳居住时,常常在夜里听到鸡鸣,便立刻起身,拔剑练武,互相勉励,立志要收复北方失地。

祖逖的这种精神,正是“枕戈待旦”的生动体现。他不仅在夜里练武,时刻准备着抗击敌人,更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投身战斗。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因此,“枕戈待旦”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接挑战,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