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执笔之道
1.握笔之时,不必过紧,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执笔,乃艺术之基础。
2.据东坡所言,执笔无定法,要把握其虚灵之精髓。王右军则强调执笔之法在于虚左实右,意在笔先于字。
3.包世臣所提倡的反扭手筋法,过于刻意,显得做作。
4.执笔时,要松紧得当,灵活运用,注重在重按时轻提之间寻找平衡。
二、运腕之艺
5.书法之中,笔法与墨法并重,而运腕乃其中重要一环。写字需讲究执笔,同时亦需讲究指功、腕功与肘功。写字时,应指实掌虚,先悬腕而后悬肘。
6.练习运腕,可以从写寸楷开始,逐渐悬肘。从大字逐渐写小,每日坚持20分钟,逐步延长。
7.悬肘是书法中的基本功之一,如同学拳时的“蹲裆”,通过反复练习,便能轻松运用。
8.写字需运用肘部与手臂的力量,而不仅仅是手腕。如果仅用手腕而不用手臂,可能导致字体失真。运腕之时,需确保臂部也参与运动。
9.千古以来,腕动而臂不动的写法并不存在。写大字尤其需要运用臂力。
10.写字时,手的位置要适中,不能过高或过低。虚腕能使笔自由转动,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三、用笔之技巧
11.要从工整中求出拙意,每一笔都要全力以赴,收放自如。用笔不宜过于尖锐,应以拙为尚。
12.用笔需刚劲有力,避免软而无力的现象。
13.笔画之间要避免故意抖动。偶尔因用力过猛导致的涨墨是可以接受的。关键在于中间的竖笔要有力、圆满。
14.用笔要迅捷而有力,避免规行矩步。写字要在有力与无力之间寻找平衡,既要快又要能留得住。
15.写字过快可能会显得滑溜,应略带滞涩。但避免像清道人那样抖动,显得俗气。字应古朴秀气,刚劲有力。以缓救滑,刚柔并济方为妙绝。最忌流于俗套。
16.现代人写字常犯的毛病是尖、扁、轻、滑。古人亦有尖笔,但关键在于力度是否到位。
17.无论字的枯润肥瘦,用笔都要圆润。用笔要有所停留,重而留驻,刚劲有力。
18.字的断连要自然,不要过于明显,意在无意中接得住。回锋要清晰,多加练习便可熟练掌握。
19.用笔之道千古不变,但字的结体可随时代而变化。需理解其中的道理。
20.古人论笔,强调用笔需有毛涩之感,这样才能使字迹气古神清。
21.运笔时直行横下,写字时要注重笔画的中间部分,养成用中锋的习惯,这将使人终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