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湖泊。湖边,一个少年正默默地坐着,他眼神迷离地凝视着湖水中倒映出的那个令人心动的影子。他的名字叫做纳西,是河神和水泽仙女的骄傲,自幼便因他那超凡脱俗的美丽而闻名。
纳西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爱慕者,然而他却因过于自恋而拒绝了所有人的靠近。这种自恋引来了复仇女神的愤怒,她将他化成了一朵盛开在水边的水仙花。从此以后,纳西只能在湖水的倒影中窥视自己的容颜,却永远追逐却触及不到。这个悲伤的传说在希腊的神话中流传,成为了一则关于水仙花的美丽故事。
在我国,水仙花被视为传统的观赏花卉之一,名列十大名花之中。它源于五代或更早的唐末时期,从外国传入我国,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水仙花天生丽质,清新,素洁幽雅,超凡脱俗。自古以来人们便将它与兰花、菊花、菖蒲并称为“花中四雅”。
每当寒冬腊月时,水仙花依然盛开,与梅花、茶花、迎春花一同被称为“雪中四友”。它的别名金盏银台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它的美丽。看那绿裙青带的水仙花,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的花朵超凡脱俗,高雅幽香,令人心生敬意。元人更是将水仙花形象地称为花中之“雅客”。
临近新春之际,人们常常用水仙花来庆贺新年,作为“岁朝清供”的年花。只需一碟清水、几粒卵石,将其置于案头窗台之上,即使在寒冬腊月中万花凋零之时,水仙花仍能展翠吐芳、春意盎然,为人们带来祥瑞温馨的气息。
对于这样一位美丽超凡脱俗的雅客,自然也少不了诗人们的赞美。如杜甫感叹:“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惊鸿。”姜特立赞叹其:“清香高群品,红梅相并时。”杨万里赞其“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而黄庭坚更是对水仙花情有独钟,他在诗中赞美道:“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每逢十一月份的时候,我都会前往花市,选购七八枚水仙花的种球回家。取出那个尘封了大半年的浅盏,种下这水仙花的种球,倾注少许清水,再放入几粒卵石。然后静静地等待水仙花抽芽开花的那一天。这是我每年都会做的美好而快乐的事情,既是一种习惯,更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